就给否了,祖宗八辈都在北焦村,哪能说搬就搬?
他也没敢提祖宗堂内的祖宗都没了的事,也没提村中那只‘大鱼’,只是心中总有点担心。
特别是母亲如今又已经怀孕了……
但这事,他也毫无办法,只得一步一步来。
下午。
吃过午餐之后,陈玉书就直奔宁静书院而去。
文昌阁内。
陈玉书选了一堆书籍,就找了个熟悉的老位置,开始观看了起来。
此时他看的,乃是一位名为李文书的大儒所书写的文章,这是一本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的策论,也是一篇改革之法,其中竟提到广开学堂,学资全免,男女共读,审判乡绅恶霸,均分田产还耕于民的举措……
有些,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论据论点,实行方案,都十分清晰,更首次提出,以一县之地,作为试验,试行……
可惜,最后有文字提到,这一策论还没递到皇上批阅奏折的案板上,就被打了下去。
且随后这李文书就被贬官还乡,仕途之路,随之断绝。
“这书,你看得懂?”
整本书看完,正当陈玉书打算换上一本之时,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陈玉书抬头看去,见是一个满头银发,且年过甲,面上已有几个老人斑的老者,知道书院之中,能进入文昌阁的,要么是学生,要么就是教习老师。
他此时只是在这里借读,倒也不好太过骄横,于是回道:“只是略懂。”
“哦?
你是谁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老者又问道。
“我只是喜欢看书,这才在书院里借书读书,并不是谁的学生。”
陈玉书回道。
“那你说,这本策论,写的好,还是不好?”
那老者不由追问道。
“好,也不好。”
陈玉书坦言道。
“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老者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心意是好的。
但却不合时宜,错估了形势。
这策论,就算真递到了皇帝手上,也不会被执行。”
“这是何解!”
“因为,广开民智,人人读书,只利于民,而不利于官。”
陈玉书回道。“只利于民,不利于官?”
老者也一下子愣住了,作为读书人,他当然明白,任何朝代,都是上层把持资源。
读书,也只是官宦之家,氏族乡绅和富农富商的子弟才有的机会。
普通人虽然也能读,但给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