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向大皇子萧承乾,发觉对方此时已然乱了阵脚,万分紧张,不由得在心中冷笑一声。
大哥大概是看他最近不停招揽人才,想利用科举舞弊的事,让他失去父皇的信任。
只可惜,他算是打错算盘了。
他虽然确实需要招揽人才,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上。
那些世家草包,他从来不放在眼里。
真正的人才,反倒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方白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他已然证明了,自己根本不需要舞弊,科考对他而言,不过是事一桩罢了。
接下来,就该轮到那些污蔑他的官员心慌了。
高座之上,明德帝眼里的欣赏不加掩饰。
这个叫方白玉的年轻人,确实十分聪慧。
因为出身没有京中那些世家子弟高,反而在回答民生相关问题时,句句落到实处。
若这是殿试,他必然要点此人为状元郎。
明德帝瞥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儿子,面色不变,心中暗叹。
实际上,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次的科举舞弊案,不过是皇子们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
毕竟他做皇子时,也玩儿过这些手段。
再加上此事确实有利于他拔除一些世家权力,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
但他对大皇子萧承乾,太失望了。
这孩子分明是他一手带大的,怎么丝毫不开窍?
想利用科举舞弊的事来打压兄弟,那就不该给他们反击的余地。
倘若是年少时的明德帝来做这件事,他会不计一切代价,让方白玉及涉案官员,在被污蔑舞弊的当,就留下遗书,言明谁是幕后指使。
而后集体自尽,命归黄泉,根本不可能走到这金銮殿内。
萧承乾还是不够狠,这在皇室内斗里,是大忌。
反而是萧衡安,很像明德帝,却又似乎比他本人,多了些许仁善。
他的继承人,只会在这两个皇子中诞生。
纵然明德帝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嫡长萧承乾当太子,但为了江山社稷考虑,萧衡安明显更适合这个位置。
在看到官员都站出来为方白玉话,恳求他严查此事时,明德帝更确信了这一点。
这个朝堂,已经有大半官员,明晃晃在支持萧衡安了。
可见,承乾实在是不争气呀。
有嫡长子的优势在,还争不过弟兄。
思及此,明德帝不由得想起先皇后来。
若是皇后在有灵,得知儿子竟长成了这般模样,怕是该怨怪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