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收留底层民众的孩子接受免费教育,中午还提供一顿膳食。
第三种是民间教育,由热衷于教育的乡绅,富商或者宗族兴办,至少要有12名以上的投资人,并接受政府和民间的监督。
贵族学校就属于民间教育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数量极少,收费非常昂贵,教授的课程与公办学校大相径庭,属于标准的精英教育。
总体而言
楚国教育体系的建设相当成功,相比欧洲的学校,少了占据至少1/3课时的神学,少了难度很高的欧洲历史和艺术,增加了物理,化学课程,更贴近于实际。
在欧洲,由教会和宗教氛围浓郁国家兴办的学校中,从中学到大学,神学占据一半还多的课时,让学生耗费大量时间钻研这些无用的知识。
真正大学毕业了后,能有几个去做神父?
在楚国
接受完整的5年义务制教育后,有67.2%的学生会升入中学,接受进一步的教育。
这些学生中学毕业后,约有6.2%的优秀学子能够进入不同的大学深造,形成了梯次的人才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个社会阶层天生不平等的时代,读书求学成为最平等的阶层跃升通道。
楚国在1896年出台的公务员法,已经明确规定:
每年新招募的公务员,必须具有一流大学毕业文凭,这是准入的资格,实行考试录取。
成绩优秀者审查过后,择优录取。
楚国现有12所一流大学,这包括皇家马尼拉高级步兵学院,皇家海军学院,马尼拉理工大学,宿雾行政学院,皇家国立大学,达沃大学等高等学府,都是一众高等教育的佼佼者。
在这个世纪末
楚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外的重大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对大字不识一个的劳动者需求大大降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