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此地曾有法国殖民者到此短暂停留,大海湾城北的一些华人牧场主,也曾驱赶着牛羊到此地放牧,水草颇为丰美茂盛。
原本与葡萄牙的划界条约中
对北部边界的描述就比较模糊,大致在大海湾城以北20公里左右,但没有清晰的表述。
只是说以麦基多山脉为界,这是一条沿着大西洋的斜向山脉,从大海湾城(注,杜阿拉)向西北方向延伸,最远可达卡尔巴拉左近。
正是基于此
我方强烈要求以卡尔巴拉为界,将北部边界线向北外推百余公里,由此引出的平行纬线,可扩增殖民地十七万平方公里面积,属实极为有益。
法方在该地区的存在感不强,只是有一些军方的冒险队曾经抵达,短暂停留三五个月不等的时间,达不到有效占领要求。
根据我方提供的详实资料,伦敦外交斡旋倾向于判定:我方对该地区拥有有效占领的权益,法方最终也默认了。
这是外交领域的一大胜利,微臣为陛下贺。”
这个卡尔巴拉位于中非大海湾的湾口处,有数十条河流经此处汇入大西洋,确实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卡尔巴拉已经接近了英属尼日利亚殖民区,原本法国在这里有一条窄窄的海岸线,如今被楚国殖民地拦腰隔断,这等于法属中非就没有出海口了。
法方会做出退让也不奇怪,这次冲突本身就是法方为了泄愤,刻意挑起的武装冲突,结果一脚踢在铁板上。
楚国可不惯着法国佬的臭毛病,陆续在北部边境线聚集了数千骑兵。
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法国在该地区的殖民力量极为薄弱,完全无法承受一场列强间的对抗战争。
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核心精华地区,都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部区,那里的人口众多,城镇密布,有大量的法国移民在此繁衍生息。
法国与楚国发生激烈争端的卡尔巴拉,处于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边缘区,与法国西非殖民地的重点地区隔着一个浩瀚大沙漠,那真是鞭长莫及。
整个法属西北非殖民地的总面积约为千万平方公里,是法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殖民地,几乎囊括了撒哈拉大沙漠的3/5面积。
面积虽然大,但可用的地方却不多。
最主要的是沿撒哈拉大沙漠北部边缘区,即地中海沿岸的连片绿洲带,才是法属西非殖民地的精华地区。
巴黎政府对卡尔巴拉这里原本就不重视,再加上理亏,在楚国外交代表强硬的态度诉求下,最后选择了退让。
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