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葡萄牙冒险者最早踏足的非洲地区,基于楚国和葡萄牙达成的购地条约,继承了大刚果河流域的所有领土权利”。
“楚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支持对上述西非地区领土权的声索,捍卫王国利益。”
“并不是去几个人就殖民了整片地区,楚国建议对殖民进行准确定义,在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上,至少要有三个不少于万人规模的集中殖民区,并以此类推。”
这样的正式表态
为楚国争取上述非洲殖民地埋下了伏笔,也形成了两国领土争端,在柏林会议上公开化了。
尤其是楚国最后一项建议,遭到了与会西欧各小国普遍反对,却意外的得到了英国,德国,意大利的支持。
特别是比利时,葡萄牙,荷兰,丹麦,挪威,瑞典这些人口小国,绝不可能在非洲殖民地投入太多的人口,其本身只有小几百万人,真心伤不起。
葡萄牙人殖民非洲的历史有四百多年了,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两处非洲殖民地,其白人殖民者和后裔全加起来也只有三万八千余人。
即便加上白人殖民者与当地土著黑人混血后代,总数也不超过14万人。
欧洲本土人口太少,是这些小国难以逾越的窘境。
所以,强烈反对白人殖民者数量与被殖民地区面积挂钩的正式提议。
法国也在反对之列,法国虽然是欧洲的人口大国和强国,他架不住在占有的地盘太广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十万平方公里就要有三万以上的白人殖民者长期定居,这不是个小数字。
若楚国的提议获得柏林会议的广泛认可,表决通过。
那么,仅法属西非殖民地就拥有468.9万平方公里浩瀚的面积,占有了三分之二个撒哈拉大沙漠,就需要150余万白人殖民者长期定居。
法国在整个非洲殖民地总面积超过千万平方公里,按照楚国提议的标准,法国佬可吃不消。
那英国佬为什么会同意呢?
这里的奥妙就在英属罗德西亚殖民地(注,即南非),若是按照楚国提议的殖民标准,那么布尔人的殖民权益就很难被国际承认。
同样的,英国在罗德西亚的殖民利益也难以被承认,可英国人不在乎。他要的就是否定布尔人的殖民现状,难以得到欧洲的普遍支持。
至于英国宣称拥有的非洲殖民地,无论是哪一块地盘,谁又敢染指?
国际规则是给弱者制定的,而真正的强者则不需要遵循,就比如大不列颠帝国,就是这样的特殊存在。
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