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大吃一惊,城市中人尿牛粪遍地,弥漫着难以消除的骚臭气息,塞纳河上漂浮着大片垃圾,还有肉眼可见的粪便顺着河水载浮载沉。
整个城市中充斥着难以言喻的野性呼唤,精致优雅的法式建筑映衬着肮脏的街道,优雅的淑女提着裙摆昂首走过去,仿佛行走在独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些强烈的反差,给楚王郑国辉带来了深深的冲击。
果然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怪不得能够孕育出千奇百怪的思想,真是够劲爆。
与法国政府和上层社会的交际乏善可呈,楚国与法国的关系游走在非敌非友的中间路线上,巴黎的报纸舆论以敌意居多。
法兰西扩张中南半岛殖民地的两次努力,全都折在了黑旗军的手中,甚至造成了内阁倒台,法兰西陆军为之蒙羞。
这些曾经的往事,不会那么轻易的磨灭。
虽然法国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实,楚国是暗中支持黑旗军的势力,可许多事情并不需要确切的证据,自由心证即可。
在整个南洋和中南半岛,能够给法国殖民者带来麻烦的只有楚国。
这顶“资敌”的帽子,在法兰西早就传的沸沸扬扬,各种阴谋论的测度满天飞。其目的就在于为政府和军队的无能找借口,减轻社会口诛笔伐的压力。
以法兰西的骄傲,输给了黑旗军很难看,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若是黑旗军的背后有楚国鼎力支持,那好像就能解释了。
只不过近来,由于楚国发动的石油贸易降价大战,给法兰西进口省下了大笔的发郎,双方的经贸关系一下子就热络起来。
经贸关系的升温,不能代表政治,文化,宗教和治国理念的全面认同,更何况双方还有中南半岛的龌龊难解。
中南半岛的殖民开拓是法国对外扩张的重点,高傲的法国人企图在这里打造一个大大的殖民地,足以媲美印度半岛。
这里面,暗含着与英国人较劲的心思,这是高傲的法国人尤其看重的方面。
法国佬吃了那么大的亏,绝不是楚国国王的一次访问法国就能够消弭的,从政府到民间都抱有很深的成见。
美国国务卿伍罗德-威尔逊访欧期间,重点就是在法国活动。
这两国是隔着大西洋的好基友,美国能够独立,法国是出了死力气,由此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革命,就连国王路易十七世都上了断头台。
独立后的美国始终是英国喉咙里的一根刺,而法国佬见到美国佬,那就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三观吻合,自然就格外的热乎。
种种因素交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