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局势
大滨海城的居民人口有3.46万人,虽然比不上东桑城,在七星城中只能排行第六。可也是周围800公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西非海岸的一颗明珠。
这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景色和气候特征类似于华夏大陆的西北地区,多草原和山谷林地,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这些耐旱植物,也适合放牧。
大滨海城及其周边数百公里区域安置的华人约十余万人,在城市周边村镇较多。
离开了这一人口密集区域,往往数十上百公里荒无人烟。
这里的殖民专员想办法从北非和尼日利亚贩运大量牛马牲口,在本地进行草原放牧,形成了逐渐壮大的大大小小华人牧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大滨海城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有大量的华人牛仔骑着马,驱赶着牛群和马群向南迁徙,一路经过黄石城,抵达这南方的滨海城和东桑城。
最远的长途跋涉一千三四百公里,历时两个多月,将成群的牛马驱赶到南方去售卖,然后再坐船返回。
年复一年,每到九,十月份就会出现大量牛群,马群南下的壮观景象,规模越来越大,这也是大滨海城畜牧业兴旺的景象。
牛,马,大骡子和驴都是当今时代农业生产和运输业的主要劳动力,也是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驱赶到南方根本不愁卖。
唯一的差别,就是价格高低而已。
近些年来
随着大滨海城区域安置华人民越来越多,当地也发展起了种植业,
大滨海城和黄石城所辖区域,是整个楚国领地和殖民地范围内,为数不多适合种植的区域之一。
原本刚果河公司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埃及和英国机织布,供应殖民地民众所需,为此费大量的硬通货。
在种植业发展起来后,大滨海城和黄石城也先后建立起了纺厂,织布厂和染整厂,用于对的深加工。
这一部分,已经替代了约三成的进口所需。
随着更多华人移民有序的安置,当地的种植业还会进一步扩大,首先争取的目标是替代进口,今后有希望向巴塔哥尼亚和中南美洲地区出口。
未来的出口市场包括哥伦比亚,这一潜在市场人口总量约为450万至500万之间,规模相当惊人。
李经羲等巡视团成员在当地的种植园中,看见大量的黑奴在劳作,知道这些黑奴都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正因为这个原因
大滨海城并不对外出售黑奴,整个刚果河公司贩运黑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