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秦淮河”号移民船
十几天后
坤甸港
刚果河公司第六批船队合计8艘船,其中5艘移民船运载着7231名乘客,另有三艘排水量5500吨至九千余吨不等的铁壳货船,依次驶出坤江港口,向着入海口的方向行去。
李经羲与十几名意气风发的年轻殖民官员站在船舷边,看着远去的城市和舟船往来的繁荣港口,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闯荡天下的豪情。
他们乘坐的是领头的“秦淮河”号万吨邮轮,这条巨大的铁壳邮轮拥有三个高大的风帆桅杆和两个粗大烟囱,是典型的风帆与蒸汽双动力船舶。
楚国五千吨以上的大型移民船都是以河流为船名,例如“黄浦江”“珠江”,“怒江”,“澜沧江”“海河”“辽河”“淮河”等等,一听就知道是大型移民船,或者叫做邮轮。
这中间的区别
就是移民船的舱位更密集,普遍是三层甚至四层铺位,能够在有限的船舱范围内,提供更多的移民铺位。
以“秦淮河”号为例,这场万里迢迢的行程就搭载了2375名乘客,除了底层船舱载货,从一层到五层全都是住舱,密密麻麻的宛如蜂窝一般。
在这艘巨大的移民船上,仅厨房就有7个,仅头等舱和二等舱才有餐厅,三到六等舱都是厨房。
船队出海二个多小时后,依然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海天一色的蔚蓝景色单调的重复,让那些乘客们失去了新奇的观感,纷纷的返回船舱休息,准备吃饭。
李经羲与同行的友人告别后,返回了位于第4层的二等舱,这是一个狭长的单独舱室,面对面固定两张铺位,一共四张床,中间的过道仅有六十公分。
四个铺位上端,都是与床同长的大型木质吊柜,所有的行李都可以塞在里面,放不下的还可以塞在床底。
两个铺位中间是个小桌,大约只有成人小臂胳膊那么长,两人对座吃饭,勉强可以不碰头。
“少爷,您回来啦。”
“少爷,您请这边坐,饮口茶。”
“福伯,您别忙了。强叔,阿德你们也坐吧,别张罗了。”
李经羲极有风范的摆摆手,走到床铺边上坐下来,让其它三人也坐下。
在侯爵府中,正规的称呼应该是“少侯爷”,此次远行为了身份保密,一概只称呼是少爷。
为了此次的远行,侯爵府也做出了周密的准备,物资就不消说了,随行还带了二十余名精干的侯府家丁。
只不过他们都在四等舱,一个大舱室里摆十张高低床,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