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把想要的地盘弄到手
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两洋铁路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美国人就建造了两条,一条是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一条是沟通巴拿马地峡的巴拿马铁路。
前者在1869年建成,总长度达到4500余公里,连接了东海岸的最大城市纽约,费城和西海岸的旧金山,形成了横跨北美大陆的大陆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开发建设进程。
后者是一个只有72公里长的地峡铁路,从整个美洲最短的巴拿马地峡穿过,连接太平洋与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是一条便利的跨洋路桥。
楚国建设的这条两洋铁路,介于两者之间。
其真正的目的
还在于大力推进华人移民屯垦进程,像巴塔哥尼亚大平原东部挺进,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陆上通道。
由于南部麦哲伦海峡极为凶险,且海况恶劣,早期就有几艘风帆移民船翻覆,全船上下几乎无一活口。
前后的几宗船难,造成2300余名移民和船员的遇难,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所以,楚国殖民地部明令不允许移民船进入麦哲伦海峡,只有货船可以。
一条货船翻覆了,也不过就是区区几十名水手。
如今的万吨级移民船可不一样,动辄搭载了数千名移民,但是绝不能出一点岔子,否则将是难以承受之痛。
正因为如此
移民航线从夏威夷,经停中美洲至太平洋沿岸的奇诺岛,不会向南继续延伸。
向南的船只大多是埃诺岛开出的沿海定期航班,前往太平洋沿岸的两个府治和几个移民定居点。
经过数年发展后,已经成长为中小城镇的雏形。
一般的华人移民想要抵达大西洋一侧的布兰卡港,一般需要跟随马车队,从安第斯山脉的冰原断谷中间穿越,跨越1700余公里的漫漫行程。
如此长距离的迁徙,至少要备有一辆马车,或者缴纳一定费用,跟着运输的马车队前进,否则难以完成。
历尽艰险的跋涉长达四五十天,所能输送的移民数量也很有限。
贸然独自前往的话,往往会迷失在广袤无垠的荒原中,错过了补给水和粮食的城镇站点,葬生荒原的概率非常大。
若是能够修通两洋铁路,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长达1700余公里的漫长迁徙旅程,乘坐火车三天即可到达,除了屁股烙的慌以外,完全没有生命危险。
每天开行几辆列车,输送的旅客就可以达到上千人,一年三四十万移民轻轻松松即可达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