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战舰和蒸汽机
甲米地半岛
楚国最大的海军造船厂就位于这里海湾边上,此地拥有相当悠久的造船历史,沿着海外西侧一字排开,共有规模不一的17家船厂。
每到清晨和傍晚
这片海湾的马路上,就是熙熙攘攘往来的人群,这些人大多是步行,就住在船厂附近哈瓦镇的周边。
哈瓦镇也是甲米地半岛最大的镇子,常年定居的人口超过3.1万人,其中过半都在附近的船厂,锚链厂,帆布厂和绳缆厂作工,显得非常繁华热闹。
听说哈瓦镇已经申请设立县治,以该镇的强大实力,想来应该不是问题。
在造船厂码头
楚王郑国辉看到了已经栖装建成的“华山”号铁甲舰,黑黝黝的舰身上密密麻麻的钢铁铆钉,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的光芒,给人极为安心的感觉。
这是楚国依靠自身力量建造的第一级蒸汽铁甲舰,排水量2355吨,之后的“衡山”号与“嵩山”号都正在船台上建造,下水的具体排水量也略有不同,少许增加一两百吨。
说起来非常高大上的感觉,但实际到舰上视察一圈,也就那么回事儿。
在铁甲舰发展的初期
各项设备都相当简陋,以“华山”级铁甲巡洋舰为例,装备了前二后一共计三座炮台,都采用了圆形炮台装甲围挡。
主炮是15英寸达尔格伦大炮,炮身比原本的修长些许,经过改进后,在1200码距离上,依然能有高达百分之七十二的破甲威力。
该炮发射后,炮弹破甲全威力范围从100码延伸到750码,比原本增长近两成。
这是将同类型达尔格伦岸炮的先进经验,移植到舰炮上。
随之带来的就是重型回转底座比原先重了一倍,更加敦实耐操,也更加粗笨了。
原本需要两名炮手用力回转的摇把,如今需要小型蒸汽机动力,才能让沉重的炮座转向。
舱面甲板下第一层是火炮甲板,左右两舷共计装备16门10英寸线膛炮,每侧8门,再加上舰首和舰尾各装备两门18磅线膛炮,全舰共计装备23门火炮。
相比英国覆甲风帆战列舰动辄百余门火炮,装备的火炮数量显然偏少。
可问题不能这样看
“华山”级铁甲舰装备的火炮口径大,毁伤能力强,且主炮和副炮只有两种口径,与英式战舰动辄装备四至五种火炮口径不同,威胁也更大。
英制风帆战列舰上,装备更多的是中小口径火炮,包括32磅,18磅,1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