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军事安排
内阁总理衙门
中间一座殿阁大楼的五层,殿内装修与陈设的古色古香,很多都是极为名贵的老物件,蕴含着低调奢华。
这里是楚王光临内阁总理衙门时,召集众臣议事的所在,整个大楚王国内,能够进入这最顶层会议室的不超过16人,皆为顶级军政官员。
这里不是楚王御书阁,也并非理政的宫殿,只是个临时歇脚的地方,位于内阁总理大臣李鹤章在4层官厅的正上方。
此时的楚王郑国辉神情颇为随意的坐在紫檀云榻上,正在与身前的首相李鹤章,外交大臣郑鑫,内政大臣董焕章,海军部司令长官霍海生中将等众臣议事,幕僚长吴青峰站在一边伺候。
君臣间方才议定的事情,是战后的军队重新整编,或者算是第4次扩编,以及军队驻防和部署等事宜,要考虑的细节很多。
经过此次扩编,楚国陆军兵力从原本的8.6万余,小幅增长至10.5万余人,楚国海军从9700余人,小幅增长至1.22万余人。
毕竟地盘儿大了,多了东马来亚三洲之地合计20余万平方公里疆域,这么大地盘总要有军队去守护,不能白放着吧?
皇家陆军议定后的兵力为6个远征师,一个马尼拉警备师,一个皇家禁卫师,再加上39个海防守备营,合计10.5万人。
每个远征师编制内核定兵员从7200人,小幅增长至7600人,增长的主要是炮兵部队,新的编制要求将炮兵中队配备至步兵营一层,强化炮兵火力输出。
如今的马尼拉兵工厂自产的十磅帕罗特火炮性能先进,在此次战争中大显身手,打的英法联军12磅拿破仑青铜滑膛炮苦不堪言,这令楚国君臣喜爱有加。
计划用2~3年时间,将全军野战火炮配置齐全。
经历过空前残酷的战争,对火炮,步枪等常规武器的消耗量也非常巨大。
大量装备的十磅帕罗特火炮磨光了膛线,不得不回炉重铸,这也包括一些重要海岸炮台,风帆舰队和铁甲舰队装备的10英寸线膛炮,总量约270余门,都处于需要更换的报废边缘。
尤其是大口径线膛舰炮,每门炮的寿命也只有两百至三百发,继续用下去就成了定时炸弹,没有炸死敌人,先把已方炮兵炸死了。
这么多重武器需要更新,没有两三年时间,楚国军队难以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武力值。
这6个远征师中,每个师都编有一个骡马辎重团,一个补充团,但和平时期,这两个团只有空架子,每个团仅有十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