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念头通达了
认真说来,楚王郑国辉空前大胆的作战计划也非一路顺风顺水,亦有多处改动。
比如原定占领新加坡后,拟立即分兵,攻掠马来西亚半岛地区(注,西马),将烽火引燃槟城,吉隆坡等地。
这些地区有着大量的英国白人种植园和矿场,有很多被骗签了卖身契的华工劳作,高达数十万人计,是扩充军队的便利来源。
一路杀过去,一路扩大队伍。就像国内义军滚雪球一样,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这一计划在最后,还是被楚王郑国辉自己否决了。
不是不想,而是担心闹得太大不可收拾,那可就有违初衷了。
若真的崩了英国人一脸血,英国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个度要慎重把握。
楚王郑国辉正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倘若鲁莽从事,就极容易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亲手葬送当前的大好局面。
别看他胸有成竹,实际踏出的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仔细斟酌三思而后行。
在他的心中
是希望通过此次战争,让英法等世界列强另眼相待,当成一个有实力的小伙伴,真正的重视楚国起来。
而不是彻底交恶,那就悖离初衷了。
这就如同一个敢打敢拼的精神小伙,想要出人头地,就得表现出实力来。
若能让英国都吃了亏,那自然就会对这个精神小伙重视起来,拍拍肩膀说道;
“实力不错嘛,今后就跟着我混了。”
如此隐秘的打算,楚王郑国辉未同任何人谈过,他在背后运筹帷幄,引导着楚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倘若透出稍许口风,必然引来满朝哗然,社会上不乏质疑之声。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些人自诩爱国人士,逢清必反,对楚国向北方朝廷称臣纳贡颇多怨言,一副忠心于楚国弘扬皇汉的模样,竟然也引来许多不知真相的追随者。
那么必然也有人反对抱英国人的大腿,言必称自强自立,实则包藏祸心。
如何正确的评价北方朝廷?
这是一个大命题。
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
北方朝廷如同嫁入中原的媳妇,带来了前明朝廷从未真正掌控过的东北及外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青海及西藏地区,令如今华夏的版图极大的丰满起来。
这就像带来了丰厚的嫁妆,对华夏大家庭来说,具有不可否认的极大贡献。
当然也有坏处,就比如推动历史退步的奴化汉民政策,人为的推行民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