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写,差不多就是随大流,完全没新意,哪怕你写得再好,得分肯定不会太高。
琢磨了一下,罗顿有了另外的想法。
现在市面上那些专家学者给出的建议其实都大差不差,比如给地方警察增配火力,不管是枪支还是车辆等等,都要加强。
总之,孟买恐怖袭击中很明显看出警方这边的火力不足,还有就是加强各部门协调等等。
关于这些,罗顿会写,不过会一笔带过。
他真正要写的是,如何执行。
罗顿记得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孟买再次遭到了一次重大的恐怖袭击。
11分钟内连续发生3起炸弹爆炸袭击,造成数百人伤亡。
距离2008年的恐怖袭击才过去三年,孟买的各种反恐依旧是那么的拉胯。
自从2008年之后,孟买的确是加强了警方这边的火力。
甚至也让反恐精英部队部署在了孟买等一些重要的城市。
要知道,之前这些反恐精英部队只有德里有。
有什么反恐任务才会从德里调集。
现在在重要城市驻守一批反恐精英部队,可以更快做出反应,不至于像黑猫突击队那样从德里来到孟买时,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奇葩事件,拖延了太久的时间。
各种火力加强了,反恐部队也有了,可最终的结果依旧是一塌糊涂。
问题出在哪里?
自然是出在执行力上。
警察什么的武器好了,可这个系统运行并没发生改变,在执行方面依旧是低效的。
2008年恐袭之后,曾有计划提出,要在孟买这样的重要城市增加摄像头布置数量,这样可以有效监视一些不法分子的行动。
哪怕无法阻止也能通过这些摄像头的画面更快更准确锁定犯人或者在事后查找线索。
直到2011年恐怖袭击再次发生,这项计划都未被执行。
后来调查,才发现这份增加摄像头的计划文件躺在马邦内政部的柜子里吃灰,根本就没有执行。
计划都是好的,不是没有聪明人,可下面是否按照执行那就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于是,罗顿就从这点出发,论述。
他很清楚,就算将自己这些个想法让上面的大佬们知道,其实也没用,就印度的情况,想要真正执行到位,绝不可能。
不过实际操作会如何,那不是罗顿需要关心的。
现在他是在考试,只是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那么这么写肯定是没问题的。
考试结束之后,走出考场的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