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这么招小丫头喜欢哩。”
谢安拆开牛轧,发现里面都是麻和绒毛,根本吃不得了,苦笑道:“这小丫头聪明着哩,知道我能带她出去玩。”
雨荷道:“她爹娘对她管教极为严苛,老爷你……”
谢安道:“所以得找个机会嘛,譬如……小红诞辰的时候。带她出去玩一会儿就不碍事。”
雨荷笑了,“还是老爷想的周到,老爷,新年快到了,咱们开始守岁吧。”
“嗯。”
既然唐家人没来叫他去守岁,谢安便打算和雨荷一起守岁。
这也很合理,虽然他和唐老太爷结拜兄弟了,但他并非唐家人。
这世道谢安没家人,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反而让他越发觉得守岁的珍贵。
雨荷听闻这话很高兴,立刻忙活起来。
“我去点燃房间的蜡烛,然后烧起火炉子,再拿点瓜果来……”
雨荷对这一套驾轻就熟,很快就把房间里的红蜡烛都给点燃,还把门头的灯笼也点亮了许多。然后搬来个火炉子烧好,放个角几在旁边,摆上瓜果点心。再搬来两张凳子,拉着谢安围着火炉子坐下,静静的等待新年的到来。
面对这般满满的仪式感,谢安也多了几分肃穆之感,时不时看向门外的夜空,期待新年的到来。
前世的时候,人们喜欢看春晚,等新年。也有人去商场广场看烟灯光秀的,各种形式五八门。
大乾可没那么多样,守岁是非常重的礼俗,还颇有讲究:
守岁,又称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岁岁平安。
之前谢安都是跟着两个徒儿一起守岁,今年例外了,和雨荷一起守岁。
“老爷,过了新年,县城的宝华寺会敲钟,咱们可以听见大钟的声音,还会放烟哩。很大的烟。”
这是谢安第一次在县城过年,自然和乡下不同,不免多了几分期待。
“对了,我该去备个香炉,等咱们听了钟声,看见了大烟,就该上新年的第一柱香,祈福许愿。虽然咱们去不得寺庙,但在家里将就一下,菩萨也能体谅的。”
说着雨荷便起身跑出去,找唐家人要了个香炉过来,还有一把线香。
一切准备妥当,房间里的铜壶滴漏显示时间快到了。
“老爷,我扶你起来,去门口。”
雨荷许是和谢安逐渐熟络,也就很少用“妾身”的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