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比下来巡村的县太爷气势都要足些,让这些贫苦的庄稼汉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
李三媳妇拉着莫凡的手就没松开过,不停地跟莫凡絮叨她的后悔。
当年不过将孩子抱到村长屋里,结果连句话都没有,那两个仙人同孩子就都不见了踪迹,村长把银子给了他们,也不能让李三夫妻俩心里更加好受。
这算什么?把孩子卖了?可孩子卖到了哪儿,去了什么去处都不晓得,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李三媳妇怎么也不能开怀。
还是李爷爷做主,先拿钱买了二十亩地,指明就是归了李三夫妻俩的,后来年景好,不过几年功夫李家便渐渐富足了起来,推倒了茅草屋子,修了青砖大瓦房。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就遇上了年成不好,家里的余粮吃得差不多了,李大力便跟几个儿子商量,上山捉些猎物回来给孩子们添点肉吃。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家里大小十几张嘴,都饿不得。
谁知在山上遇见了野猪,李大力受了伤,二郎也摔断了腿,两个人这一受伤,折腾下来很快就把一点家底给折腾光了,年成不好,地也卖不起几个钱,好容易攒下来的家业就流水似的败落了下去。
所以……莫凡抬头看了看房顶,这房子还是修得很好的,也见证了李家日子过得辉煌的几年,同时也说明了爷爷的睿智目光,只是终究是来得快也去得快,李家还是没能站起来。
李家男人们都不说话,就听见李三媳妇一个人絮絮叨叨,一家人对着莫凡渐渐也不觉得拘束了。虽说最初莫凡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过恐怖,可这会儿她就像寻常人家的姑娘一样,听着李三媳妇的抱怨和唠叨,却始终没有露出半分不愉快的样子,倒是让李家人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
可这会儿院门又被拍响了,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李老大的幺儿站起来去开了门。他跟莫凡的弟弟都在县城的学里念书,如今年岁渐长,又知书达理,逐渐成了李家的对外发言人的角色。
提起这个,莫凡就不得不为死去的爷爷点个赞了。
那两年受了伤不能下床,可爷爷非要让家里最小的三个男丁都去上学。按李三媳妇转述的话说就是:“家里做活的人也够了,可不能一辈子连个字都不认识,走出去也叫人笑话!”所以除了实在念不进去书回了家的李二伯家的儿子,李老大的幺儿和李老三的幺儿都在县里读书,大约明年便可以参加童生试了。
这个时候来的人,是李家村的村长。本来李家的事情他一直没插手,这李家住在村西头,赵家住在村南头,虽说赵家是有点过分,可都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