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营州都督刘仁轨
营州治所,柳城,都督府书房。
天色已黑,书房内点着一盏油灯,刘仁轨就着灯光,正坐在桌案后看书。
远离朝堂之后,他日子反而过的更加充实。
白日处理营州的各种政务,训练士卒,劝课农桑,晚上则博览群书,扩充学识,不到三更绝不歇息。
最近辽东局势不稳,各国蠢蠢欲动,他却依然稳如泰山,已成为营州都督府的主心骨。
营州是苦寒之地,刘仁轨一向节俭,油灯用的是菜籽油,不耐烧,每次看书不一会,就要添油。
眼瞧着油灯光线逐渐暗淡下来,刘仁轨正要添油,忽听外面靴声橐橐,随即响起敲门声。
刘仁轨道:“进来。”
“吱呀”一声,书房大门被人推开,两个戎装汉子走了进来。
这二人正是他的两位副手,营州副都督,高侃和刘仁愿。
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刘仁愿咧嘴笑道:“都督,长安传来的消息果然准确,有人假装成周驸马的亲信,来到营州,手持周驸马鱼符,还有份盖印的书信。”
刘仁轨道:“找谁?”
刘仁愿看了高侃一眼,笑道:“还是高老弟猜对了,找的游击将军潘龙。”
刘仁轨一边给油灯添油,一边说道:“既然找的是潘龙,说明他们的目标是海路。”
营州之所以是唐朝东北最重要的屏障,便在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
营州东边是高句丽,北边是契丹,南边则靠着大海。
高句丽要想侵入大唐,必须先拿下营州,契丹想攻打大唐,也必须先拿下营州,否则唐军直接北进,可轻易端了契丹王帐。
营州四战之地,自然有重兵把守,一共有二十八个要塞堡垒,分布在北面和东面,防备着高句丽和契丹。
高句丽和契丹就算联手夹击,也很难撼动营州堡垒,再加上唐军强悍的战力,几乎没人敢打营州主意。
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非要攻打营州的话,其实也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南边的海岸线。
高句丽可以从积利城出海,走水路打营州。
大唐自然也不会任由弱点暴露在外。
唐军造船技术原本就远胜于高句丽,两国水军实力差距之大,还要胜过陆军之间的差距。
高句丽攻打大唐时,从未选择从营州南面方向的海路进攻,就是为了避免跟大唐水军作战。
大唐水军虽强,水军布防地点却是有限,不可能覆盖漫长的海岸线。
倘若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