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太子监国
每年的春日时分,李治最喜欢在金水河的水榭处午睡。
小憩之后,迎着暖风,沿着河岸走一会,头脑就会变得极为清澈,无论考虑什么,思绪都会更加灵敏。
田制改革的事,虽然还未推广到全国所有州县,但关中道已经进展的颇为顺利。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跨出后,后面的事便不会太难。
世族的反对声,比他想象的要弱了许多,宗室亲王的反应,更是出乎他预料。
李贞、李慎等人,都上奏拥护他的政策。
唯一反对的只有虢王李凤,此人名声一向很差,可以跟滕王李元婴相提并论,可以不用理会。
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倒让李治忽然多了几分担心。
历朝历代之中,不总是有这种情况吗?
皇帝以为天下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其实早已民不聊生,吃糠喝稀。
李治虽不觉得大唐会真有如此大的反差,但真正的大唐,和他在奏章中见到的大唐,真的是一致的吗?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难以抑制住。
李治在河边停下脚步,望着被微风吹皱的水面,缓缓道:“伏胜,你是哪里人?”
王伏胜愣了一下,道:“回陛下,臣是蜀人。”
李治道:“你几岁入宫的?”
王伏胜低声道:“臣十三岁入的宫。”
李治侧头望着他,道:“为何入宫,是家里过不下去了吗?”
王伏胜轻轻道:“回陛下,臣是绵竹县人,母亲早死,父亲欠了别人钱,便来长安投奔臣的叔公,只可惜臣的叔公一家,已经搬离长安。父亲无奈之下,将臣卖到内侍监。”
李治叹了口气,道:“你也是个可怜人。”
王伏胜微笑道:“臣前半生苦,自从遇到陛下后,臣便不苦了。”
李治笑了笑,道:“伏胜,你最近还听到过家乡的消息吗?”
王伏胜道:“倒是从一些老乡那里,听到过一些。”
李治道:“蜀地百姓的生活如何,过的还好吗?”
王伏胜忙道:“陛下,蜀地百姓的日子都过的很好。”
“可有藩王在地方上横行无忌,欺压百姓?”
王伏胜道:“臣听的比较多的,也只有韩王殿下,听说他节约简朴,与民为善,很受百姓爱戴。”
李治点点头,道:“韩王的事,朕也听说了些,听说还被称为贤王。朕这位王叔,倒与其他王叔不同。”
王伏胜笑道:“听说越王和纪王,在地方上也颇受百姓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