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贵只好靠在墙边,手撑着桌子在那里闭目养神。
等到敲几锣声不远处的侍卫一一收答题,没有写完答案的考生丧着脸了,悄无声息的坐在那一边。
下午贡院大门打开了,考生从里面出来。有考生表现出考题的困难不解,也有失魂落魄、垂头丧气的考生。
完全对考题有把握的考生则是士气高扬,显示旁边的考生状态不好。
李长贵随着人流走出大门,被三宝眼尖的看到,上前迎接他回马车休息。
随后两的考试,在最一考官出题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让考生写出一篇文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不少的考生在号房里崩溃不已,对此根本就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有的基础比较差的,根本就没看过这篇文章。
前院主卧室里贾老头早已安排儿子倒好热水,让公子洗一洗身上的疲惫,好好休息。
让三宝等人退出房间,独自泡在浴桶里,浑身舒服的发出声音。
直到水温凉了,被三宝提醒才离开浴桶,穿好睡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这三日考试也费不少心神,回想题目注释。
等到三放榜,李长贵榜上有名,得案首。
李宅众让知公子已是童生高兴不已,下次考试得中,那是秀才老爷了,他们奴仆出去也会被高看一些,与附近的高门大户的奴仆也不用低人一等。
六月将在苏州松江府城参加乡试,李长贵决定在三个月后提前到松江府城找客栈安顿好。
在这三个月里,李长贵经常去鹤轩书院旁听夫子课堂讲解文章,观摩朝堂大臣留下的字画文章。
让他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加深,楷书也提升了不少。
立夏将至,气还凉爽的季节里,李长贵带着三宝驾驶马车前松江府城。
此刻松江府城人来人往,人气鼎盛,乡试即将开始,苏州各地读书人都前往松江府城,附近居民开始出租宅院,就连客栈都开始爆满了。
马车走了将近三个时辰进入松江府城,早已事先安排好,离考场不远处的客栈租了一间房间。
三宝带着行李搬进卧室里,毕竟要在这里住上十来,可不能影响到公子休息,他将公子惯用的被褥,茶具全部带过来了,还带不少治疗头痛,感冒发烧的药丸。
此时,客栈里不少人来人往,很多读书人带着仆人书童在房间收拾衣物。
客栈掌柜不停的接待来住宿考生,不停的解释房间已经满了,无奈的看着那些考生不满的离开,客栈柴房都住了人,无法在接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