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独特,主意还多,往往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先生,其实这两个办法,可以看作是前后连贯的,可以相辅相成。
第一个,就是对农村有知识和文化的农民,给他们进行短暂的培训,使他们能简单的解决一些常见的疾病问题。
经过一年半载的培训,不求他们能治好大病、重病,复杂的病更不用说了,只要能解决人民群众的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就行了。
虽说是只能治疗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是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
王孟德解释道。
后世很多扎根农村的大夫,都是参加了一年半载的培训,然后一边在农村给人治病,一边自学,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他们甚至能治好大城市医院治不好的病。
他没有说大病该怎么治,这个年代,农村里谁要是得了大病,那可是没钱治疗的,一般都是听天由命。
“不错,你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可行,如果各个地方都分批培训一些懂得简单医护知识的人员,确实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蒲老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就高兴的说道。
他年轻时候,也是在农村和县城等地方行医,知道农村地区需要的不是医术精湛的少量大夫,而是大量有点基础的医护人员。
“先生,这些人,经过培训回到农村之后,还不需要编制,他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平时农忙时就种地,农闲时行医,或者白天务农,晚上给人治病。
而且,有了这批人,在广大农村地区也能普及卫生知识,宣传预防疾病或传染病,还有,他们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还能为产妇接生。
有了他们,我相信,农村的婴儿死亡率会大大的降低,各种传染疾病也能很快的根除。”
王孟德又说道。
他在下乡给人看病以及在桂省支援的时候,都曾经帮助产妇接生过。
同时也了解过,在农村,有大量的产妇因为没有医护人员接生,导致一尸两命的大有人在。
“好啊,好啊。”
蒲老激动的站起身来,他在办公室里打着圈走了一会儿,然后一拍手,对着王孟德说道:“孟德,你等下回去之后,把刚才的想法都写出来,然后我和你一起去找院长。”
说完他看着王孟德,越看心里越满意。
自己这个学生,真是收的太对了。
就刚才说的这些想法,如果真的实施起来,绝对会让数以亿计的农民受益。
“是,先生。”
王孟德答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