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寡妇吐气如兰,吹得他耳朵发痒。
但他听见这话,却很想打人。
原来,就在被封为翰林待诏没多久,不知怎的,他那难言之隐就火速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传闻,连对客人使用的“欺上瞒下”小技巧都被揭秘了。
尽管他请了皇帝、公主、国公一起帮忙,让百姓不信谣不传谣,但奈何他不能拿出实力证明自己,久而久之,传闻就变成事实了。
至于这事是谁最先散播的?他心中有两大嫌疑犯:
一个就是李世民。
首先,他早就知道这个秘密。
其次,当时永嘉公主和高阳公主都深陷丑闻漩涡,而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父亲,一个哥哥的他,面子上肯定挂不住。
而如果丑闻男主根本不行,那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所以,他既有作案能力,也有作案动机,非常可疑。
另一个,就是佛门社团的人。
他们是最早知道这个秘密的,而且这毛病99%就是被他们弄的。
而这两年他们大肆散播此谣……事实的动机,还是为了控制他。
没错,经过“饶舌之夜”一役,玄慈确实成功还俗,还进入仕途,平步青云,成为了大唐炙手可热的权臣。
好消息是:
法海彻底失踪了,法明畏罪自杀了,他们背后的社团再没有出手来抓玄慈。
坏消息是:
社团依然没有放弃他,只是改变了怀柔政策,而且竟然还在不遗余力的帮他洗白,维护他的风评。
他们巧妙利用世人对诗仙歌圣之名的崇拜,以及提高农业水平、开创纺制品、改良造纸术、发明活字印刷……让底层百姓能吃饱穿暖有书读等壮举,把玄慈塑造成了一个从红尘出家、再由出世到入世、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圣僧!
圣僧混迹青楼,是奔着酒色财气去的吗?
俗!
佛语有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
圣僧早已超脱凡心,视红粉如骷髅,琼浆如尿液,金钱如粪土,甚至根本不在乎世人对自己的看法。
淫僧也好,圣僧也罢,诗仙、歌圣亦是虚名。
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普度众生~
故而来到尘世最为喧嚣之处,振臂高呼,作诗百首,引得天下瞩目,随后再借朝廷之势推行普渡众生之妙法!
不管达官贵人和知识分子信不信,反正大唐至少六成以上的普通百姓对此深信不疑,还有三成也是半信半疑。
“骷髅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