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税收
现在是四月初夏,该准备收税了。
自唐代起,历朝的田赋征收,基本都集中于夏、秋两季。
《旧唐书·代宗纪》记载:“大历五年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四升。秋税,上田亩五升,下田三升。”
夏税主征小麦、大麦,秋税主征稻谷、粟米。
经过唐宋元明清,姑且算是五朝变革,夏、秋两税法在雍正十三年被正式废除,改为上下两期征收。
上期二月开征,五月截止,下期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
聂宇没有刻意去改这套税法,因为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上下两期的征税时间,要是胡乱改税期,很容易造成地方上的劳民伤财。
临湘县,聂家镇。
是真叫聂家镇,原本叫聂家集市,因为汉军改了地方行政区划,要合并建置新镇,所以聂家集市被设为聂家镇。
未尝没有属下官吏讨好之意,聂宇倒也没有太在意。
这些官吏有想法才是人之常情,不贪污不害民不伤财那就不用管太多。
至于这个聂家镇,跟聂宇倒是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只是单纯里头的大地主跟自家同姓而已。
聂老汉正用着租来的车子,驮运大批粮食往镇子上赶去,跟着一块的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聂大,小儿子叫聂幺,随意是随意了点,但也是农民的常态。
总不能指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给儿子都能起个文绉绉的名吧!
聂幺走到半路,就累的够呛,忍不住抱怨:“爹,咱们干啥运这么多粮上镇里头来,那新官府给的告示,不是说了今年不用交恁多粮吗?”
聂老汉厉声呵斥:“你小子懂个啥,官老爷说的话,咱小民能随便信吗?要是不多弄点粮来,万一要是官老爷不作数,咱家今年还活不活了?”
聂幺瞬间不说话了,倒不是被说服了,纯粹他爹日常就是个碎嘴皮子,讲道理根本讲不清,光是絮叨就能絮叨小半时辰,都不嫌口干的(我真见过,但是我奶……)。
因为要忙着运粮食去镇子里头交税,所以这次聂老汉倒没有絮叨太久。
实际上,他自己心里头也有些直犯嘀咕,要说以前这什么汉军的新官府没来的时候,那旧的官老爷们收税,都是相当的随心所欲,一次收税下来,往往能把普通农户家里大半年的收成全刮走。
为了能活命,要么把余粮到地主老爷家换成麸糠,要么就跟地主老爷卖地借贷。
聂老汉的聂姓跟本地的聂老爷,还真就是同出一家,只不过属于旁系族人,爷爷那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