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江陵知县,因为举报有功,暂时保留原职,还是继续做他的江陵知县。
主要也是聂宇现在地盘不大,就一府三县的地盘,也没多少官位空缺。
留在宜都县的刘管家,聂宇没把人招回来,直接一纸任命,任命其为宜都县令,可能对方管理宜都县有些够呛,但胜在用着放心。
作为自己起家的基本盘,宜都县可不能随便的交给外人。
堂叔聂霖解职,不再担任大将军府辅政官,迁调外放去松滋县,做松滋县令,再调五百兵前往驻扎。
松滋县地处宜都、枝江到荆州的中心,又毗邻百里洲这块长江最大的沙洲垦地,战略地位重要,暂时还是得用自家人。
枝江县令,暂时由那名当初带着聂宇抄了县令家的攒典官代理,主要也是没人可用了,能熟悉枝江县衙门的也只有那家伙了。
不过只是代理的县令,聂宇同时也派了一位秘书官,授予县丞官职,带上一百兵前往枝江县上任。
等时机差不多了,就可正式提拔其为枝江县令。
冯修永主持的秘书阁,接替了大将军府辅政官的职责。
宜都县的火器坊聂宇暂时没迁过来,但已经下令让秘书阁负责,先在荆州府城招募工匠学徒,组建一个新的火器坊。
现在已经是十八世纪末了,西方都在打火器战争了,冷兵器走不长久的。
聂宇也要正式开始整大口径铸炮了,火炮的图纸他本来就有,最难搞的炮管,这个解决起来也很简单,用商城买的无缝钢管平替就好了。
钢管没买太多,因为还要实验,只先弄了十根,等火器坊建好,便尝试铸炮看看。
聂宇看着自己的一系列规划,饶是府城各大户都或多或少,贡献了一些人才,依旧还是让他感到求贤若渴。
人才不够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