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职位之前特意增添一个女字。
因为女子为官作宰、出将入相,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分封的一众官职之中,担任司马一职的女性里,有迟眉从颍川郡接回的、朱庠的母亲韩氏。
朱庠本是桓元麾下的将领,曾于北秦十七万大军连续的攻势之下,苦守襄阳一年。
那时其母韩氏也在襄阳,熟谙兵法的她,敏锐地发觉西北角城墙不够坚固的事实,率领百余名城中女子,修建了一道二十余丈的新城墙进行补救,成功拦住了北秦人的攻势。
后来朱庠战败而降,韩夫人也被送至颖川。
郗归听闻韩夫人在襄阳的事迹,知晓她素识兵法,智勇双全,且有一腔御胡之心,所以才命人扮作行商,与韩氏母子商议了大战之时的合作。
后来迟眉成功接回了韩氏,朱庠也在扬州北境的战场力战灭敌,洗刷了襄阳之败的耻辱。
战争结束后,朱庠及其麾下将士,像所有加入北府军的人一样,回了京口参加培训,韩夫人也被郗归请到了建康。
当韩夫人听到郗归欲拜她作司马、请她作女军总教习时,连连摆手拒绝。
她说:“老身不过是个内宅妇人,哪里做得了这些?”
郗归握住她的手,诚恳地说道:“您出身将家,对于兵法将略,自小耳濡目染,熟记于心。襄阳守军数万,唯有您察觉了城墙的漏洞。这样的慧眼独到,难道还不值得拥有一个官职吗?”
“如今的女军,大都是一群年纪不大的孩子,和识不得多少字的中年妇人。”
“前者年纪尚轻,经验不足,不好服众;后者于兵法不熟悉,目前还难以为将。”
“军中正需要您这样的人,请您帮帮她们,与迟眉一道,让咱们的女军变得更好、更强,教所有人都看看巾帼女将的英姿。”
郗归当着韩氏的面展开绢帛,着手起草发给有司的诏书。
“您的名字是?”她看向韩氏,启唇问道。
韩氏心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澎湃情绪,丈夫和儿子的功勋早就足以让她获得诰命,可这一次,她即将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官职。
她将不再仅仅是朱门韩氏,而是女军的司马,是无数有志于沙场报国的杰出女子的□□。
她握紧拳头,郑重说道:“韩小女,我的名字是韩小女。”
这是一个无比简单的名字。
韩小女的出身虽不算很低,可却也长久地没有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作为父母最小的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她就只有诸如“小妹”之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