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摆设用具,哪样不是价值高昂?可世家大族之奢靡,却更远胜此屋。”
“他们为了夸耀财力,彼此之间斗富竞奢,以饴糖洗釜,用蜡烛作炊,搜集难得一见的天然琉璃作寻常食器,用花椒粉、赤石脂装饰墙壁。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这种人在,我还怕赚不到钱吗?单是夏冬两季卖冰卖炭的钱,就足够买粮了。”
郗归所言并非夸张,侨姓世家之豪奢,其实根本不亚于吴姓世族。
这一年多来,单单是制作、贩卖硝冰和银丝炭的收益,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两年没有前年夏天那般的严重天灾,收成本就不会太差。
一旦减税新政广泛施行,徐州和三吴百姓自留的粮米就会大大增加,超出其日常所需之数。
如此大量的粮食进入市场,今年的粮价必定会有所回落。
因此,郗归完全可以凭借税粮和市场来负担北府军的粮草。
谢瑾听完郗归的打算,微微舒了口气,这才开始回应她方才有关台城的计划。
“阿回,你当真想好了,要将三吴上缴朝廷的税粮都直接送给圣人吗?”
“确凿无疑。”郗归打开案上的锦盒,露出其中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带回去吧,圣人不是正缺钱粮吗?那我便给他钱粮,至于如何处置,那就是你们该头疼的事了。”
这是一个阳谋。
第120章质问
在反对北府势力扩张这件事上,建康城中的君臣看似态度一致,其实却各有各的利益。
往年的三吴税粮,经过吴地世族的隐瞒截留,和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等到了度支尚书处时,已经不足十分之四。
如今郗归要直接将税粮送到圣人手上,绕开了那些中饱私囊的官员,和掌管江左财政要务的度支尚书。
这举措虽能大大安抚那位尚且高坐明堂的君主,却也让其不得不与利益受到损害的各级官员站到了对立面上。
对于这些官员而言,于公,税粮进了圣人私库,是对国库的变相掠夺,必然会导致明年朝廷财政吃紧。
如此一来,他们若要办事,便不得不动辄伸手向圣人讨要钱粮。至于能不能要来,还要看圣人的心情、
于私,他们早已习惯了年年从三吴税粮中抽出一笔纳为己有,税粮若直接被送到圣人那里,他们岂非少了个一层一层中饱私囊的好机会?
然而,圣人即便知道这是一个阳谋,也无法阻挡内心对于增加内库收入的渴望,以及借着钱财之事、让朝中那些要用钱的官员统统都多敬他几分的诱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