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满编,也就是多的不能再多的那种,这在征召差役不要钱的时候都很少出现。
毕竟,以前征召差役虽然不要钱,但人家来衙门里服劳役总得给人家管饭,人招多了,光是每个月的饭钱那都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饭都不给人家管,地方官员那都会被骂成贪官污吏,人家也不会好好给他们干活。
比如县衙的衙役,以前的知县基本就是征召两到四个,看门、审案、打板子什么的那都够了。
如果就近征召,早晚都让人回家,知县也就管顿中饭,出个一两石粮一个月也就足够了。
现在很多县衙都是满编十二个,哪怕光是管顿中饭那都得五六石粮,关键还得给工钱。
这会儿最便宜的劳力都得一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有的地方二两乃至三两一个月的都有,光是这一项,一个县衙一个月就要多出二三十两的支出,一年就是两三百两,一千个县衙那就是二三十万两。
还有就是修桥铺路和兴修水利什么的,地方上那也不可能年年修,微臣在云贵川行都司疏通河道那都算是最频繁的了,但这两年疏通的差不多了也就停了,工钱支出也越来越少了。
他们做的账上有的地方却是年年都修,不是修桥铺路就是兴修水利,这换做以前是不可能的。
以前地方衙门能征召劳力兴修一下水利那就算是不错了,修桥铺路那基本都是地方上有钱的乡绅郡望捐资来做。
微臣估摸着,有些地方官员应该是跟户部官员串通好了,故意借此来捞钱。
还有,地方官员征召差役又或者劳力也可能做手脚,他们有可能征召的就是自己的亲友,又或者没征召那么多人却虚报了那么多人。
至于户部所有仓库的采买补充,这种事原本是没有的,因为户部所有仓库那基本上都是存放地方上收缴上来的税银各类物资的,没有一定要充实这一说。
还有,他们采买的时候都是市价没错,但大多算的是京城的市价,而且各类物资出入仓库太频繁,折旧也折的太厉害。
这里面的猫腻就大了,他们每年采买这么多的物资,就算是按京城的物价来算,那也应该按批发价来算,也不应该按市价来算。
还有,采买物资的时候他们还可以从自己亲友那里采办,从而让自己的亲友牟利,甚或是收了某些商户的钱,专门从人家那里采办。
至于折旧,猫腻更大,他们完全可以帮某些商户采买某些物资存户部仓库里,等那些商户自己的物资卖完了,他们直接以半价折旧出库,然后拿去给人家卖,实际上他们收的是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