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莫名其妙就把他给撤了,这就是不守规矩。
你想想,这样朝堂之上的官员是不是会人人自危?
户部尚书可是正二品的朝堂重臣,没一点事,莫名其妙就被撤了,那其他官员是不是也会莫名其妙被撤?
也就是说,不管他们做得好不好,不管尸位素餐的还是勤于政事的,不管贪官污吏还是清廉官员,不管忠臣贤良还是乱臣贼子,哪一天我们当皇帝的抽疯了他们都会莫名其妙被撤。
这种情况下,你若是官员,你是选择尸位素餐的还是选择勤于政事,你是选择贪赃枉法还是选择两袖清风,你是选择忠君还是乱来?
反正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大部分官员是不是都会选择偷奸耍滑乃至贪赃枉法?
这就是不讲规矩的危害,你不讲规矩,下面人就会乱来。
当然,我们做皇帝的也不能被规矩所束缚,我们是定规矩的,大明王朝的规矩我们说了算。
我们完全可以制定对我们治国有利的规矩。
不过,这已经定下的规矩最好就不要去破坏了。
《论语·尧曰》有云,不教而诛之,谓之虐,教而不化,诛之,谓之王道。
我们当皇帝的行的是王道,而不是破坏规矩,一顿乱来,你明白了吗?”
哦,原来当皇帝的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啊。
小朱常洵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桌上的《论语》道:“我们学到哪里了,继续。”
小朱常洵闻言,连忙把书翻开,认真学习起来。
万历正教导这小家伙呢,李玄成突然探头道:“万岁爷,国助回来了。”
这家伙总算是回来了。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道:“宣。”
很快,李国助便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国助,北美西都司那边的金矿可找到了?”
这会儿他真有点缺钱了,京营、边军、水师、川军等等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万啊,三百多万人马看起来威风无比,那粮饷的消耗也是恐怖无比。
原本万盛堂各大商号的收益每年还能有不少盈余,他疯狂扩军之后这盈余就渐渐没有了。
也就是说,万盛堂各大商号的收益也就够他支撑三百多万大军的粮饷了,而原来内库的盈余也因为大力开发奴儿干都司消耗得差不多了。
现在内库常年就是几百万两在打转,如果是嘉靖朝又或隆庆朝,内库能有几百万两的盈余那就算是多的了,但这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