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万历下江南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
北运河终于解冻了,万历也可以下江南了。
他也就跟余有才和沈鲤等亲信说了一声,随即便调集战船和漕船准备出发了。
这个时候他好像完全跟朝堂之上的文官脱节了。
他基本不开朝会了,也很少接见朝中重臣,至于什么听讲经筵,在文官的监督下读书学习,那更是从未有过的。
其实,搞不搞这些东西跟治理大明基本没什么关系。
朝会暂且不论,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就是文官用以约束皇权的手段。
说实话,一个当皇帝的要把如此硕大个国家治理好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如果成天还要接见朝中重臣,听讲经筵,读书学习,那一天就没什么时间了。
文官就想把当皇帝的控制在深宫里,教当皇帝的这么干,教当皇帝的那么干。
这样能行吗?
事实证明,这样不行。
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当皇帝的亲自执掌大权,征战四方,那就是大明最为强盛的时候。
后面文官掌权,息兵养民,大明是越来越弱,越来越弱,弱到最后,谁都想来欺负大明一下。
这个不是开玩笑的,那些势力能不能欺负得了大明是一回事,但是,大明弱到最后就是谁都想来欺负一下。
鞑靼、瓦剌、后金、东胡、东瀛、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等,那都觉得大明弱到是可以任意欺负的了。
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谁敢动手?
这就是听那些文官这么干那么干的下场。
所以,万历压根就不听那些文官的。
他就是这么叛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敢叽叽歪歪,那就收拾谁。
这次下江南他也是说走就走,根本不跟那些文官打招呼。
大部分的文官甚至都不知道他要离京了。
这天一大早卯时许,天刚朦朦亮,两百艘水师战船和四百艘八百料漕船突然就从通惠河飞快的划了过来,汇聚到皇城的太液池中。
紧接着,上万禁军和上万锦衣卫便开始往船上涌了。
这次甚至连上万禁军的战马上了船。
辰时许,朝阳初升,硕大的船队就出了皇城,出了京城,沿着护城河和通惠河一路驶出,满朝的文官都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除了皇党。
蒲州三大豪族的人甚至以为他又要出兵去征讨北虏了。
因为拉木伦河就是大辽河的支流,船队如果走通惠河、北运河、海河,然后往北一转进入大辽河,赶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