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两个圆盘,一个大的封住四周,一个小的大致碗口大小,带个吊环,能拿开放煤炭进去的那种。”
这样啊?
永年伯王伟琢磨了一阵,又问道:“万岁爷,那烟囱装哪里?”
万历又回想到:“烟囱肯定不能装中间,因为中间这个进煤的口子拿开之后还可以放水壶烧水,乃至架个小锅炒菜。
烟囱得装旁边才行,也就是说,这煤炉子的圆筒旁边还得伸出来一个跟烟囱差不多大小的斜台子。”
哦,烟囱是装旁边的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万岁爷,那烟囱管才胳膊粗,直接铸一丈长吗,这么长很难铸出来啊。”
烟囱哪能铸成一根整的啊。
万历微微摇头道:“烟囱管不用铸成一整根,那样反而不好装,你可以铸成几节,装起来就方便了。”
这样装起来倒是方便了,问题就是不能漏气啊。
永年伯王伟又问道:“万岁爷,这几节对接的地方都要磨得光光的吗,要不加工,直接对上,那肯定漏气啊。”
这东西你还磨得两面光光的,那多费时间的?
后世煤炉子拿什么密封的呢?
万历回想了一阵,随即恍然道:“这东西我们要做很多,密封那是越简单越好,能不加工就不加工。
你知道腌菜的坛子吧,外面一圈槽子那种,只要槽子里加点水,那就封住了。
我们的烟囱管,包括煤炉子和烟囱管对接的地方都可以铸一圈这样的槽子,不过槽子里不加水,我们直接用黏土敷上就行了。
整个炉子包括烟囱管,我们尽量不要加工,直接铸出来,刷掉上面的细沙就能用那种,这样我们才能做得快。”
哦,这样就不用加工了。
永年伯王伟缓缓点头道:“微臣明白了,这个倒是好做,加工点木模具直接铸就行了。”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觉得这东西成本大致多少钱一套,如果你组织人手全力加工,一天又能做多少套出来?”
永年伯王伟估摸道:“这东西就没多少要求,用一火熟铁足够了,铸薄一点,大致也就是十来斤的一火熟铁,也就是二百五十文,再算上加工费用,大概也是二百五十文,一两银子应该能做两个。
至于一天能做多少个,这个得看征召多少匠户来做,这东西也就是翻砂铸造,两个熟练的铸匠一天铸二十套出来应该没问题。”
这么便宜?
而且算下来一个熟练铸匠一天能铸十套!
万历闻言,琢磨道:“那你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