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墓前立起来,以为纪念。”
李廷机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氏兄弟闻言,已然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还没完呢。
万历又细细交代道:“尔张,你再专门出一期邸报,详细介绍医圣万密斋和药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医学名著,放下个月发,多印点,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州府县,还有所有都司卫所和土司都要送到。”
李廷机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代道:“建中,你发太医院令,征召天下所有医户子弟来京跟药圣和医圣之子学习医术,每一户必须派一个子弟,没有儿子就派女儿。
朕会命人通知乾吉,让沿途所有驿站都给医户子弟开放,他们来京的食宿全部由朝廷出。”
啊?
这是要干嘛?
李建中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李神医,现在市面上的药材多不多,朕的意思是够不够大明所有子民用的。”
这个。
李时珍缓缓摇头道:“现在市面上的药材并不是很多,常用的药材每个县都不一定能配齐,不常用的药材我们行医的时候要用到的那都只能自己到山里去采。”
那就好。
万历又问道:“万神医,常用的方剂,比如,治伤寒的,清热去火的,除毒的,调理五脏六腑的,包括补血的,补精气的,提神醒脑的,全算上,你估摸需要多少种药材,市面上能全部买到吗?”
这个你让我怎么算?
万邦忠闻言,小心道:“万岁爷,您说的这些方剂大致多少种啊?”
朕又不懂医理药性。
万历琢磨道:“你看着办吧,总之,各种常见病都要能治,不管大人小孩,不管男女,还有,滋补养生的也要来上几种。”
这就多了。
万邦忠闻言,估摸道:“万岁爷,按您说的,我们最少得准备三四十种方剂,用到的药材最少有两百种以上,这些市面上可能都有买的,但是,有的微臣估计不多,要大量制药恐怕不够。”
这个好办。
万历琢磨道:“九边多山,边军将士也识得一些草药,不若这样,我们先把《本草纲目》发到九边各都司卫所,每个百户所给他们来一本,让他们有空的时候上山去采药,我们收购。
然后,我们根据收购上来的药材产地,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药材连带种子和种植方法给他们发下去,让他们在山上开荒种药,这样总差不多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