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直接将万历请到书桌后面坐下来,这才从书架上翻来一沓又一沓的书。
他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如果按北宋朝廷定下的规矩,武将要学的就是武经七书。
所谓的武经七书就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不过,末将觉得,武经七书都有点太重兵法了,不重实际操练、布阵、乃至粮草辎重、武器装备等等。
而且,我们现在的武器装备与北宋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同了,特别是火器和战船,武经七书里面就没提到这些。
所以,末将想加五本,也就是《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续武经总要》、《武编》和《筹海图编》。”
《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是戚继光编著的,重点就是练兵和布阵。
《续武经总要》是俞大猷编著的,重点是实战中的排兵布阵。
《武编》是荆川先生唐顺之编著的,内容比较多,有将驭士之道,天时地利之宜,攻战守御之法,虚实强弱之形,进退作止之度,间谍秘诡之权,营阵行伍之次,舟车火器之需等等。
这里面就详细描述了大明朝所用的舟车火器。
《筹海图编》则是胡宗宪请郑若曾编著的,讲的主要是海防和海战。
这些书都很不错,问题就是有点多。
万历大致看了看,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么多的兵书,得学多久啊?”
戚继光又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些兵书如果全要了熟于胸,那一辈子都不够,不过,学会看懂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末将准备一个月讲一部,前面的武经七书估计没多少人能记住,兵法那是要在实战中多琢磨,多应用,才能真正领悟。
不过,后面五本都比较重实操,末将准备带着他们实际操练操练,见见实物什么的,这些应该都是很好记的。”
哦,才一年时间啊。
万历微微点头道:“那行,就按你的想法来吧。”
这个可不是想想就行了。
戚继光小心道:“万岁爷,这些书有的买不到,还得自己印。”
还得自己印吗?
万历看了看武经七书统一的封面和北宋时期的介绍,突然有了主意。
他指着统一样式的武经七书道:“我们把武经七书改成大明武经十二篇,也印成统一封面,统一序言的,这个序言,元敬,你来写。”
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后面的武将都会看到他做的序啊。
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