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大明武经十二篇
万历想到恐怖的粮饷,那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一个月上百万两估计都不够啊!
这要是放在隆庆朝和嘉靖朝,他那便宜父皇和皇爷爷估计都会吓崩了去。
难怪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都不敢养着上百万大军。
这粮饷也太恐怖了。
他才征招了五十万将士啊,不是上百万。
这估计也是封建王朝必将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
因为凭借地里出产的那点粮食抠出来的税赋根本就不足以养活几十上百万大军。
如果不做生意赚钱,哪个皇帝能掏出这么多粮饷来?
他就是能靠做生意赚钱才敢征招这么多人马。
问题,他现在做生意赚来的钱能养活这么多的人马吗?
说白了,现在他就靠两门生意,一门是卖铁,一门是卖玻璃。
长芦盐场和河东盐场的生意怀远侯常胤绪和宁阳侯陈应诏才刚接手呢,那盐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交上来。
这会儿卖铁和卖玻璃又能赚多少钱呢?
定国公徐文璧和国丈张榛好像已经把所有出产的生铁都锻造成熟铁了,那就是六千万斤一个月,成本和利润加起来总共是一百五十万两。
成国公朱应桢和周丹泉那都已经把京城的生意给做到极限了,一个月也就能赚五十万两左右。
这两样加起来就是两百万两,看似很多,但他需要的钱也很多。
不说别的,就说匠户的工钱,炼铁、锻铁、打造武器装备,造玻璃等等,那都需要很多匠户。
现在他征招的匠户十万都不止了,而且,大多都在拼命干,工钱那都能达到五两左右一个月,这就是五十多万两。
还有那些挖铁挖煤的屯卫军户,那也在拼命的挖,工钱那也基本能达到五两一个月,还有租水师战船、租漕船转运熟铁到各地去卖,运费那也不少。
还有打造水车和作坊的投入,一架水车和一个作坊材料加人工最少要投进去几十两,一百套就是几千两,一千套就是几万两,还有水力纺纱机,那么大个家伙三个联动的最少也得几十两。
这会儿冰雪就要开始融化了,他还得赶紧投钱,招匠户,打造水车,建造作坊,打造水力纺纱机,温榆河和永定河那么长,他都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钱才能够把两边建满水车和作坊。
纺纱作坊那还必须赶紧建,要不然有功将士就赚不到足够的钱去供养那些亲兵和干活的奴隶。
也就是说,下个月他就得开始投钱建水车和作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