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驾光临,那是早就和永年伯王伟等恭候在讲武堂大门外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元敬,怎么样,来了多少屯卫和屯卫余丁了?”
戚继光看了大校场一眼,估摸道:“昨天上午就不止五万了,这会儿估计都六万了。”
这么多!
难怪大校场里面都住不下了。
万历颇有些惊奇道:“北直隶南面几个州府有这么多的屯卫和屯卫余丁吗,好像没有吧,朕记得南面就没几个卫所,撑死也就两三万屯卫正卒。”
南面的屯卫正卒的确也就两三万。
戚继光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次来的屯卫余丁比屯卫正卒都多啊。
屯卫余丁本来就多,毕竟,一家三兄弟、四兄弟那是很常见的,但是,屯卫军户不管几兄弟,能袭承正卒的就一个,剩下都是余丁。
这样光是一代就有可能多出两三个余丁来,再加上余丁也会娶妻生子,那繁衍起来吓死个人,一户屯卫繁衍出十几户乃至几十户军户的都很常见,生得多的一户屯卫繁衍出上百户军户的都有。
万岁爷,只要是屯卫繁衍出来的军户那都是屯卫军籍啊,他们都可以来试试。”
这次他的确是放开了限制,只要是屯卫军籍的,那就能来试试。
没想到,屯卫军户会有这么多。
万历颇有些不解道:“屯卫不是很穷吗,他们怎么养活这么多户人家?”
这个戚继光还是相当了解的,因为他也是屯卫军户出身。
他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屯卫一开始其实不穷,毕竟,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每户屯卫最少都分了五十亩地,一年产出上百石粮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普通人不操练不打仗的时候其实也吃不了多少,特别是老幼妇孺,上百石粮那都够养活十几二十口人了。
所以,一户屯卫繁衍成四五户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屯卫余丁基本不用操练也不用上战场,他们还能开荒乃至找点其他活计贴补家用,所以,五十亩地养活十来户人家并不奇怪。”
这个倒也有道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忍不住好奇道:“你这么说,一户屯卫繁衍出十来户倒也不奇怪,上百户又是怎么来的呢?”
呃,这个。
戚继光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言道:“万岁爷,末将刚说的还只是普通屯卫而已,那些世袭百户、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等等,那分的地更多。
而且,他们还能不断兼并屯田,他们一旦当上正职百户、千户什么的之后,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