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都要用好几张,笔墨纸砚的成本就超过一文钱了,所以,以前的邸抄大概是三到四文钱一份。
现在我们这一份邸报十多二十篇文章足有两三万字,哪怕就用对开纸抄也要用到十多张,笔墨纸砚的成本那就是七八文了,再加上这么多的字,一个人一天也抄不了几份,所以,现在的全版邸抄最少要二十文一份。”
这里面利润好大啊!
因为活字印刷的字体小,而且密密麻麻印一起也能看得很清楚,抄出来的就不一样了,那字最少得大几倍,而且还不能写太密,写太密那根本就看不清楚。
这样一来费的笔墨纸砚就多得多了。
后世卖报纸其实不是靠报纸赚钱,这会儿好像还不一样,光靠卖报纸好像就能赚不少钱。
这也是物以稀为贵。
后世获得信息的方法太多太多了,愿意看报纸的都不多了。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获取朝廷信息的手段除了口口相传好像也就只有这邸报了。
也就是说,邸报就是唯一的时事读物,而且这会儿还是人工排版手动印刷,印刷成本本身就高,手抄成本更高。
所以,邸报贵那也是有道理的。
其实,他想到卖邸报也不光是为了赚回点本钱来,他还想给密卫创造一个在街上到处乱窜的正当行当出来。
这年头街上除了行商叫卖的好像就没其他行当了,他还不能让密卫全部假扮行商去叫卖,那样不但抢了商贩的生意,看上去也不正常。
街上不能到处都是行商,一般人也不会跟行商聊什么事。
如果是卖邸报的就不一样了,有些不识字的百姓好奇来问问那是很正常的,聊一聊就能聊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来。
他细细想了想,又问道:“我们印一份的成本大概多少?”
李廷机估摸道:“如果光算油墨和纸的成本,每一份还不到两文,如果人工和其他材料损耗都算上,每一份的成本大概四五文。”
这个利润着实高。
万历果断道:“那就按二十文一份卖吧,以后我们免费发给各级官府衙门的就二十四万份左右,多出来的你全部交给思恭的手下去售卖,给他们一成的工钱,卖一份算两文。”
于是乎,京城的大街小巷又多出一个行当来,那就是背着袋子拿着邸报到处叫卖的。
第二期万历邸报发出去之后,京城立马叫骂声不绝于耳。
当然,大家都不是在骂卖邸报的,而是在骂蒲州三大豪族。
这帮家伙,不但通敌卖国,还图谋造反啊,而且,一个个坏事做尽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