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直接就用钩索将铁链钩到船舱顶端,然后就穿过铁管,往下拉去。
这时候万历就有点不明白了,他忍不住问道:“邓将军,中间的船怎么办,不用穿铁管吗?”
邓子龙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中间的船上铁管都是两个半圆的管子合起来的,反正这东西就是用来固定住铁链的,没有什么精细的要求,只要两边伸出来一点边子,有钉大铁钉的孔就行了。”
哦,原来还有半圆的管子合一起的。
看样子这邓子龙的确勤勉,操练的时候都在动脑筋。
那边五排水师将士如同拔河般一通吆喝,五条铁链很快便被拉出水面,拉得笔直,紧接着,他们又把铁链往对面早已钉好的铁桩上一绕,再把销子一插,铁链便固定好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一艘艘船舱加固了的蜈蚣船划到铁链下面,把五根铁链往半圆的铁管里一通撬,然后把上面的半圆铁管盖上去一钉,九艘蜈蚣船便被定在河面上了。
紧接着,船上的水师将士便把一块块三丈长的厚木板从船舱里不断抬出来,往船舱顶上递,船舱顶上的水师将士将木板往两边的船上一搭,大致调整了一下相互之间的距离,然后就挥动着榔头开始敲钉子了。
两边岸上的将士也开始根据船舱顶端距离河岸的高度,开始用各种木料搭建斜坡,麻利得很。
这搭建浮桥的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辰时许,朝阳刚刚升起,一座七八丈宽的浮桥竟然就搭建得差不多了。
保德州和府谷的老百姓见河面上突然间冒出这么一座壮观的浮桥来,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万历见状,却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
这座浮桥还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后套平原那边的河道很多地方差不多也是这么宽!
紧接着,他就好像真的在重演土木堡之变一般,直接率十万大军过了河,一路走神木,过榆林卫,然后直入距离鄂尔多斯诸部放牧之地不到三十里的宁塞堡,停那里休整起来。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因为宁塞堡距离通往宁夏镇的三山堡都不到百里了。
他如果率六万骑兵冲过去,那都不用半天时间了。
而且,这里正是杜松的老家,他停在这里休整一番然后一股作气率军冲到宁夏镇去平叛,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就是,十万大军的粮草。
宁塞堡距离府谷那都有六百余里,就算用马拉粮车转运,来回也得七八天时间。
这么长的距离,这么长的时间,粮车在中间出了事,他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