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23章 七人墓碑记

第623章 七人墓碑记

第623章 七人墓碑记

大齐建立初期,北方战乱频仍,商业凋敝,各省极度缺少现银。

如果此时直接照搬张居正一条鞭法,或者满清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资本对土地收益的剥夺瓜分,就会急剧增强。

北方孱弱的农耕经济,崩溃,指日可待。

在这种背景下,直接由国家控制土地生产,实行极圈主义统治,不失为权宜之计——至少要比让农户大规模破产,沦为流民要好。

当然,解决此类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像满清那样,在人口集中区,多搞几场人类消除计划,高效控制人地矛盾。

刘招孙虽然残暴,却还没堕落到为了秩序自我阉割,人为减少丁口的地步。

相比凋敝的北方,江南足够富庶,经得起折腾,再加上一些其他层面的原因。

这里就成了帝国经济政策的试验场。

~~~~~

新政或许能蛊惑贱民丐户,蒙蔽一贫如洗的自耕农、愚弄少数不知死活的小地主。

但却骗不了王衡。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类似政策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王衡很清楚,新政,是从他们这些豪强大户口中夺食。

说劫富济贫,损有余补不足,都是谬赞。

清丈亩,早在张居正时代就不是完美不缺,由于牵涉方面非常复杂,里面的利益链条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

张居正清丈亩的重点,其实不是打击豪强,追求公平。

一体盘查只为增加国家赋税。

和张居正时代类似,大齐朝廷的土地清丈,是以摊派的形式下达的。

按照广德皇帝制定的标准,在收税过程中,只要生田耕种三年就按照熟田收税。

通常,土地肥沃、产量可观的熟田归于地主所有,生田通常是底层老百姓垦荒而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丈土地——如果成功的话——会广泛增加收税对象,不论田主贫穷贵贱。

说得更直白一点,帝国盘剥完缙绅大户,下一步要剥削贫民百姓。

先把田地从豪绅手中赎回(低价或者完全无偿),重新进行丈量,将土地低价或无偿分给佃农租种,注意是租种,也就是说田地所有权,一直在朝廷手中。

接着,要不了多久——通常是三年——各村陆续成立农社,田地从佃户手中收回,统一归于农社,再由农社分配给佃农耕种,农社负责管理,根据农户劳动表现,分配粮食物资,名曰共同劳动。

最后,佃农沦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