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386章 联寇灭虏

第386章 联寇灭虏

贼更加危险,也更加可恶。最后,君父之仇不可不报,而杀害君父的,正是刘招孙这个乱臣贼子。

南方的东林党人更是以唐朝平定黄巢为题目著书立论,以证明联寇灭虏之策的正确性。

唐朝平定黄巢之乱,不是只靠郭子仪、李光弼,而是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招降像朱温这类义军叛徒,最后才有中兴之望。

那么,我朝是否也可暂时利用李献忠张自成这些流贼——李献忠多次表达忠君爱国之意——让他们与开原军相互消耗,等两败俱伤时,朝廷再收渔翁之利。

不得不说,南明朝廷效率极高,二月底刚得到京师变故的消息,三月二日,刘宗周便派出了和谈的第一波使者。

镇江参将何涛护送两名御史秘密北上,联络李献忠,并以弘光帝的名义册封其为秦国公。

与此同时,南京朝廷终于得知唐军将刘招孙彻底围死在北京,并已开始发动猛攻,北京城随时可能被攻克。

南明朝廷大惊。

弘光元年三月十二日,南京方敏收到了马金星亲自操刀攥写的那篇《为天下百姓伐齐书》。

在弘光朝廷一众饱学之士们看来,檄文笔法晦涩,文意颇为含糊,第一部分写了唐军出兵北直隶的理由,写唐军希望铲除暴齐,拯救天下。

考虑到北方官员士绅都“怀忠义之心”以迎唐军,并且现在已经主动投靠大唐,成为新朝治下的良民,这一点都证明了唐朝的善意。李献忠在檄文中表示:

所有与唐朝合作的人,都会被加官进爵,对支持南明的江南百姓,唐朝也将一视同仁,加以保护。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好讲和,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以敦睦邻之谊。”(注释2)

马金星檄文中的这一部分,以“两立”作为诱饵,为南明小朝廷的君臣们描绘了一副南北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美好画卷。

这篇檄文仿佛一剂强心针,彻底打消了刘宗周等人对流贼的最后顾虑。

于是,和谈正式被提上日程,参将何涛出使后不久,弘光皇帝便派出第二波使者。

通北使臣夏之令再次出发,他原是户科给事中,现任南京巡抚。

恰逢其母在天津去世,夏之令作为山东人,想回北方安排母亲葬礼。因此,他请求率使团出使前往北京。

本次出使,一则为殉国的天启皇帝督办祭品及安排葬礼,二则是说服闯王李献忠与南明结盟。

为表示诚意,南明将割让更多已被唐军控制的西北土地(陕西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