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质朴简单
1994年,“低俗小说”、“阿甘正传”、“肖申克救赎”、“真实的谎言”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呈现井喷姿态,好莱坞电影达到全新巅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熙熙攘攘的热议,并且开始改变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产业。
众所皆知,好莱坞以固定的叙事套路和制作模式让拍摄电影这项工作成为一种流水线作业,一部部类型电影排队登场持续输出;同时,好莱坞又依托先进电脑技术,彻底改变电影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方式。
另一方面,伴随着摄像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扛起摄像机成为导演,但实验化的拍摄方式停留在表面化的形式主义,电影越来越大众化的同时也渐渐丧失它作为艺术传递思考和价值的功能,渐渐沦为平庸。
在四位丹麦导演看来,眼缭乱的新技术运用是电影表现手法表面化的元凶。
1995年三月,拉斯-冯-提尔(lars-von-trier)、克里斯蒂安-莱文(kristian-levering)、托马斯-温特伯格(thomas-vinterberg)、索伦-雅格布森(soren-kragh-jacobsen)四位导演发动道格玛运动。
他们制定了制作电影的十条规则,并且称之为“纯洁誓言”。
第一,电影必须实地拍摄,不可搭建布景或者使用道具。
第二,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
第三,必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必须在故事发生地进行。
第四,影片必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
第五,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第六,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谋杀、暴力等等,
第七,禁止时间和空间上的间离。
第八,不接受类型电影。
第九,影片规格必须为35毫米。
第十,导演之名不能出现在演职员表之中。
四位丹麦导演认为,在已经被金钱主宰的电影世界里,表面化表演和表面化电影越来越成为主流,这也将导致电影艺术性的消失,乃至于灭亡,因此电影制作需要一种戒律。
十条誓言可以看作导演们从电影制作层面对艺术性做出一种定性,他们尝试为电影剥离表现化的、感官化的外壳,仅仅通过电影表达和镜头语言来表达艺术创作的灵魂。
“道格玛95”宣言公布后,引来一片嘲笑。
不少人认为,这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