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独立导演
当格斯-范-桑特抵达中学的时候,时间刚刚过正午,阳光懒洋洋地洒落下来,却全然不显得燥热,残留些许春天依旧没有来得及完全消散的清爽。
这是一个适合拍电影的好天气。
格斯决定散步一小会儿,可以晒晒太阳,还可以整理一下思绪,他正在思考“大象”这个项目的选角工作,放慢脚步能够让脑海里的线索清晰起来。
其实,格斯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不需要多么漂亮多么张扬,普通就好,就是普通中学生;当然,前提是不害怕上镜,站在镜头面前依旧能够保持自如,忽略镜头的存在坚持自己。
这,就已经足够。
不过,格斯也知道,这一个要求往往就难倒大部分孩子,明知道摄像机正在拍摄自己却假装没有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格斯考虑主要角色还是采用专业演员的原因。
他准备用伪纪录片的方式拍摄,真实的校园日常是核心;但本质依旧是一部剧情电影,他需要演员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摄像机的隐形——
不能被察觉。
想着想着,思绪发散开来。
从演员的选择到机位的设置再到画面的构图以及运动的轨道等等等等。
空间位置是电影镜头充满魔力的一部分,越是干净简洁的电影,往往就越是考验导演功力。
如何呈现人物在空间里的位置,宽阔空间里的渺小存在、还是狭窄空间里的拥挤压迫;如何呈现镜头视角带来的主观感受,居高临下的俯瞰还是自下往上的仰视;如何呈现空间里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亲密还是疏离、对峙还是依靠。
诸如此类。
一个视角,一个镜头。
这些往往就已经在传达导演的想法,叙事不止是通过台词和剧本来完成。
上次,拍摄“杰瑞”的时候,格斯采用一种拍摄方式;这次,他准备利用“杰瑞”的经验做一些不同尝试,这也意味着,镜头的位置和调度格外重要。
格斯希望能够用镜头呈现出那种隐藏在平静底下的暗流,不止是孤独,同时也是一种压抑的情感。
人们往往是这样的,需要看到血液看到脑浆看到尸体,这才意识到有事情正在发生;然而那些看不到的压迫、排挤、攻击、冷暴力,却时时刻刻在上演,没有流血不代表没有受伤,即使是日常生活里也处处存在暗流。
这是格斯构思整部电影的基石。
正是因为如此,演员们松弛而自然的状态就更加重要,当他们意识到摄影机存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