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美娱之花瓶影帝 > 第244章 一块大饼

第244章 一块大饼

然,每一方都需要承担风险。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演员片酬还是可以控制的情况下,电影公司自然不愿意把票房分红割肉给演员、导演、编剧;然而伴随制作成本节节攀升,演员片酬也越来越高,电影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于是,情况就改变了。

“加勒比海盗4”就是一个典型教材,因为系列第三部的成功,约翰尼-德普分走迪士尼的利润,来到第四部的时候,迪士尼不愿意瓜分票房分红,于是开出打破历史记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口价片酬:

五千六百万美元。

这也导致电影制作成本突破两亿五千万美元,再加上宣传发行的费用,电影成本轻松突破三亿美元。

然而,电影上映后,北美票房只有区区两亿四千万美元,幸好海外市场依旧坚挺,全球票房最终勉强突破十亿美元——

扣除院线分红、扣除制作人分红、扣除成本、扣除不同国家地区发行分红等等,迪士尼勉强赚了五千万美元。

没有亏本,但也笑不出来。在那以后,演员和电影公司谈票房分红的时候,电影公司就爽快多了,比起一口价五千六百万美元的片酬来说,一千万美元加上5%、10%的北美票房分红,对电影公司来说反而划算许多,至少票房压力降低一截。

至于现在,票房分红的条款也陆陆续续出现,并不是没有,但大部分出现在独立电影剧组,因为缺少足够的资金聘请梦寐以求的演员,于是以票房分红的方式邀请演员入股,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投资。

但主流商业电影?

少,还是非常少。

对此,安森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索尼哥伦比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他们承受巨大压力,一亿美元的成本已经让他们顾虑重重。”

“选择山姆-雷米担任导演,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山姆的脚踏实地,每一分钱都务必用在刀刃上。”

“如果我愿意降低片酬,以票房分红的方式承担部分风险,同时配合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更加积极地配合;然后再搭配附属条款,北美票房超过多少数字,下部续集片酬就增长多少;超过多少数字,就再增长多少。”

所谓合约谈判,一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是互相画饼肆意吹牛——

归根结底,就看谁的饼更诱人更逼真更具有说服力。

安森的想法,不仅利用威廉-莫里斯和索尼哥伦比亚的心理,而且巧妙地在利益区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来,降低风险,并且确保自己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