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有各自主张的文人学派,他们往往是起自某个大儒、名士,通过招收弟子教授学问和主张,然后让弟子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以此来推行政治主张。
大同学派,主张“天下大同”,起自宁朝早期的定国三子,后经过一代学问大家天机居士发扬光大,但后世弟子卷入了北宁末年的叛乱,因此被朝廷打压,到南宁末年已几乎不见踪迹,少数有记载的弟子,也多在北方活动,多数改头换面以入仕,通过施政主张被人认出。
看完这一页最后的注释,易清又道:“二十岁前没有修行?这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古代修士,不是讲究少功吗?多看资质,年少不打基础,年纪大了也就来不及了。修行都晚了,还能干涉历史?”
这次,不等林长生说话,就有个颤颤巍巍的苍老之声,响起——
“沉住气,小姑娘。”
说话的,是众人里年纪最大的,至少外表看起来如此,须发皆白,穿着长衫,眯着眼睛,带着笑意:“世间例外多如牛毛,你若活得久了,自然不会意外,兴许还会觉得,那许多司空见惯的寻常事,才算得上离奇。”
此人名为徐白,算是安全局资格最老的队长,如今已转为供奉,在诸葛履崛起之前,是当之无愧的战力第一人,他年轻时候即使放到整个世界上,也是位列三甲,如今年老力衰,但依旧深不可测。
同时,他还是一大世家的族长,个人影响力很大,在修士圈子里德高望重,这时一开口说话,其他人不好反驳,便又低头看起手上的资料。
结果这一看,一个个又瞪大了眼睛。
因家传医馆在兵乱中被毁,陈方释辗转之后,第三次科举,位列榜尾,先入北晋左台为文录三年,期间似是得罪了当朝权贵,几次经历凶险,差点丢官去职,但最后多化险为夷。
入仕的第四年,外放为官,该是在西部边陲的某个县城为官(资料缺失,暂未确定),四年期间,曾率民勇抵抗贼寇、胡马,开垦农田,上计多为优。
但四年后,他却弃官而去。
同年,随着北方诸国向南用兵,北方两国与南边的南宁局势越发混乱,陈方释择了一家作乱兵马辅佐,而这一路兵马的首领正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里。
黄里此人,乃是秀才出身,科举十五年不成,愤而杀官,最初在通缉中东躲西藏,突然一日拉起一支兵马,然后就势如破竹,动摇了北方两国的统治根基,更斩杀修士诸多,其中多有难以解释之处,一直以来,为史学界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