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的问题。
在帝都动荡后,洛菲克财团就搬出了帝都,他们采取的策略与教皇尤里乌斯不同,他们积极回应了新内阁提出的一系列举措,但阳奉阴违。
在对待洛菲克财团的问题上,内阁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如果说生命教会曾经是帝国的思想钢印,那么财团便相当于帝国的国库,以帝联储、帝国军工为代表的企业掌握着帝国发展的命脉,而根据伊森的了解,亨利六世并未将这些重要的产业定为国有制,从而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为此,新内阁不久前还发生过数次争吵。
主张铁血政策的派系认为他们应该对洛菲克财团采取强硬的措施,却被指出这只会激化矛盾,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多年以来,洛菲克财团一直都在暗中将累积的资产转移到诸如壁炉湾之类不受帝国法律管控的区域,即使他们处死了大亨弗洛尔本人,也无法将这些财产收拢回国库,更让内阁议员糟心的是弗洛尔最近下落不明,审判庭连人都找不到。
这个老奸巨猾的资本家似乎早就做好了和帝国彻底撕破脸皮的准备。
内阁议员们每天都忙于制定各种制约洛菲克财团的政策,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博弈已经开始了,但他们不确定那些工厂里的工人们是否还能等那么久。
如今各地已经出现了民愤,称洛菲克财团违背了“伟大的计划”,是趴在帝国身上的吸血虫。
帕兰西观察到了伊森逐渐沉重的脸色,继续说道,“总需要有人来处理内阁不方便出面解决的问题。”
恐惧与杀戮并不是帝国主张提倡的手段,但在一些关键的时刻,必须有人承担这些义务。
这也是侍神者们观察文明推演过程中的收获。
帕兰西见过许多仁慈的君王,他们深受人民爱戴,却也受制于美名,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刻无法做出果断甚至近乎于冷酷的决断,他觉得如今新内阁提出的“伟大的计划”就像是照亮帝国的太阳,但在那漆黑的阴影之中,也该有存在着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组织。
“若想让这棵参天巨树茁壮成长,除了太阳提供的养分之外,还需要深扎于泥土之下的根须……侍神者承担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如果仁慈没法达成目的,就改用恐惧的手段。
帕兰西已决心回到这个国度,这便是他们能为帝国带来的改变。
正如新内阁的担忧,杀死大亨弗洛尔没有任何意义,很快就会有新的掌权者替代他的位置,但是,弗洛尔也需要人手来维持财团的日常运作,只要是人类,就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