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相熟的乡里乡亲一块儿吃猪肉宴。
不年不节的,大家都是平民老百姓,能吃肉的机会不多。
听说向小园一个女娃娃要上京城衙门当官去了,还是皇帝麾下的玄麒司,各个都竖起大拇指,与有荣焉。
他们也不白吃,一个个带了家里的肉干、烤馕、甚至是合向小园脚码的鞋,以及宽大的衣袄裙。
向小园收下这些叔伯婶娘送的礼物,还把一些没煮完的猪下水分给他们家中的老人。有的老大爷爱吃酒,就喜欢佐一口蒜炒的猪肝猪肚。
那块向小园买的墨砚,最终还是顺利送到刘俊成的手里。
她很感谢刘俊成教她读书识字,若非刘俊成鼎力相帮,她定没有今天的造化。
刘俊成忙说客气,他又把向小园之前看的验尸善本送给她当辞别礼。
“能教出一个玄麒司的徒弟,是我作为教书先生的荣幸。桃李满天下是各家西席先生的心愿,如今我也有学生在京中任职,知足了。”
向小园听得眼眶发烫,重重点头。最舍不得向小园的人,其实还是刘伯和刘婶。
虽说向小园是刘家肉铺的帮工,但刘俊成一心读书,不肯继承他的衣钵。刘伯一身杀猪的本领都传授给向小园了,真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爱,刘伯还想着,若是向小园能嫁到家中,正好把肉铺也记在她的名下呢。
莫说刘伯,便是刘婶也觉得可惜。
多水灵的女娃,整个镇子就没比向小园长得标致的姑娘,没做成儿媳妇,真可惜了。
刘婶把一只传承给儿媳妇的玉镯子套到向小园手上,拍了拍她,道:“小园啊,这个镯子,你收着。这是婶娘祖上传下来的家传宝贝,能保你往后逢凶化吉。”
向小园急得不得了,连连摆手,要把手上宝贝还回去。
“玉镯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婶娘快拿回去吧。”
刘婶死死抓住向小园的手不放,她红了眼眶,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要上那老远的都城,戴些东西傍身,婶娘心里也安心。乖,收着,可别摘了。”
这是刘婶的一番心意,向小园想到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不再推辞来推辞去,伤他们的心。
她以茶代酒,敬了在座所有亲朋好友,当作践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三天后,向小园背着一个厚厚实实的包袱,坐上前往柳昌渡口的马车。
约莫行了六个时辰的车程,夜里时分,向小园总算抵达了目的地。
渡口没有其他闲杂的船只,里里外外都被穿着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