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亦是叹了口气,果然建设马场之事,属于是长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但是越早建设也越早享受成果。
沉吟少许,霍峻吩咐说道:“君义,军中凡是母马有在八岁以下者,不可骑乘,全部送到马场中,用于生产。”
“诺!”
“子华替某书信一封,让糜子方下次北上时,尽量购母马用于生产。”霍峻说道。
“诺!”
马场之重在于母马多寡,如果能得到越多的母马,其所生产的幼马也越多。
霍峻不指望南山马场能产出几万匹这种不可思议的数目,但他却希望南山牧场可以正常补给军中的战马损耗。
毕竟每次作战无论胜负,实际上都有战马死伤,想保证长期保持骑兵在一定数目,不能靠缴获这种不靠谱的行为,马场每年向军中输送的战马数量很重要。
霍峻叮嘱说道:“继业,马场之事需多注意,凡有所缺,可向某申报。”
张承拱手说道:“启禀府君,马匹食草之外,亦有食有麦豆,不知郡中能给否?”
“所需多少向长史言明即可。”
“诺!”
果然养马就是大投入的行为,不仅要吃盐,还要麦豆喂养,真如人般。
饮马长江,曹刘双雄
第201章 白狼闻嘉亡
建安十二年,八月。
《英雄记》:“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辽从曹操征袁尚于柳城,于白狼山遇乌桓,时汉寡胡众,被甲者少,从骑皆惧,操心亦畏之。辽望虏阵不整,力主言战,操壮之,授麾与辽。辽纵马击之,乌桓大崩,斩单于蹋顿。”
曹操采纳郭嘉兵贵神速的计策,佯装回击霍峻,于是从徬海道撤军,暗中精选精锐,以田畴为向导,从荒废的卢龙道奔赴辽西。
然而卢龙道的难行出乎曹操的意料,两百年缺乏维护的卢龙道早已荒废,少股部队通行尚可,但大军几乎是寸步难行。五六百里的山路,曹操命军士堑山堙谷,开辟道路而行。
其中两百里的道路,缺乏淡水,大军需要靠杀战马才能维持生计。如此难行的道路,早已失去了突袭战的基本条件即兵贵神速。当曹操大军走到一半时,辽西乌桓单于蹋顿早已发现,急忙集结辽东、右北平二部的乌桓。
三部乌桓约定在白狼山会合,而那时曹军也恰好抵达了白狼山。因而从战争过程上看,白狼山之战已非郭嘉、曹操之前所设想的突袭战,而是由于卢龙道的难行,两军恰逢在白狼山遭遇,从突袭战变成了遭遇战。
双方皆是无备之下的遭遇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