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收购目标。
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做法,不仅让李加诚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也让他在商场上赢得了“谨慎智者”的美誉。
“林先生,我此番邀请与你会面,其用意你心中应已有所察觉,我最为迫切想要了解的,便是你如何知道我们长江实业集团正秘密筹划对靑洲英坭公司的收购行动?“李加诚言语间透露出几分诚恳与直接。
这才是他今天过来的最大目的。他明白在这个商业战场上,信息的掌握往往决定胜败。
尽管对林浩然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今日之事业的历程充满了好奇,李加诚却选择了克制,没有让这份好奇心影响到当前的对话焦点。
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秘密,有些故事并不适合被外人轻易揭开,尊重与界限同样重要。
昨晚,李加诚辗转反侧至深夜,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各种可能,试图解开对方如何得知他们暗中操作靑洲英坭股票收购之谜。
这份疑虑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直至今日会面,他才终于有机会直面这一谜题,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或许李先生难以置信,当青洲英坭的股票交易量在短短两三天内骤然飙升时,我便敏锐地察觉到,有另一位财力雄厚的人与我一样,将目光投向了青洲英坭公司。
随后,我深入研究了近年来的商业并购案例,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逐一排除了潜在的竞争对手,最终,我的目光聚焦于李嘉诚先生您身上!
青洲英坭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英资企业的视野中,它或许并不那么耀眼,鲜有企业表达出收购的意愿。
因此,我推测,此番动作更可能是我们华资企业的手笔。
进一步地,我运用排除法,发现李嘉诚先生在过往的收购案例中,如永高公司的并购、九龙仓股票的悄然吸纳等,均展现出一个清晰的策略——瞄准那些市值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企业,且这些企业多以洋资背景为主。
再加上李先生刚刚将九龙仓的股票售卖给包叔叔,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这个时候,必定会寻找其它适合的目标来进行收购。
青洲英坭的情况,李先生自然比我更为了如指掌。
它不仅拥有稳固的业务根基,更在九龙红磡坐拥80万平方英尺的临海宝地,按目前地价估算,其价值已远超5亿港元,这还未计入其完善的产业链所带来的潜在增值。
显然,青洲英坭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了。
基于上述种种条件,我坚信,最有可能对青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