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说好破产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 第403章 108109章:高瓴下一步大战略!(4000字)

第403章 108109章:高瓴下一步大战略!(4000字)

一直以来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所以成本一直来都居高临下。

只有高瓴的这款a级别车销量冲到纯电车六万台左右的水平,他们的生产成本才可以打平。

至于研发成本打平,则更是需要十万台一年的水平!

十万台一年的纯电车销量?

这个世界暂时还没人能够做到!

王世充自己都觉得做梦才可以梦得到这个场景。

但是现在。。。。

首月的a级别纯电车销量就达到了四万台左右,现在不要说六万台生产成本线,就算是十万台的研发成本线现在都是手到擒来。

这让他感觉到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卧槽!

这么牛逼,甚至可以上世界电池历史的事情,高瓴就那么轻描淡写地搞成了?

能不能更为离谱一些!

刚开始他还觉得高瓴电池估计要持续亏损到他离职都缓和不过来,现在看来,三年之内扭亏为盈,那是大有希望了。

“虽然我们的销量有9.5万之多,不过我们的核心利润,在产能拔升一個级别之后,依然只有12%左右,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隐患。”王凤英苦笑地说道。

别人家的12%是编出来的12%,而高瓴的这12%,是无奈的12%。

比如说,后世比亚帝海豹的低配版,60度电池48000,单电机5000,其他的总成:5w,加起来物料成本10.3w(在比亚帝的全产业链控制下,他的实际物料成本只能比这个还低),但他要卖20w出头,然后公司对外宣传一台车赚3000-10000元,这中间要摊研发,给人工、宣传等等费用,至于那些费用值不值8-9w,就见仁见智了。

这个利润率,还是销量拔升之后,物料成本降低了才有的利润率。

而高瓴宋这款车型,由于量根本就没法和后世比亚帝千万级比。

所以现在现在40度电的电池和其他的总成加起来,甚至比比亚帝海豹还要高。

这就是工业化大生产之中,销量比利润还要重要。

为何有部分汽车公司,以销售量为导向,而不是利润为导向,亏本都是维持住销量的核心原因。

而另外一边。

按照原定的高瓴宋销售量,在原有高瓴宋基础上拔升30%左右,也就只有6%左右。

6%是啥概念啊?

那真的是卖一辆最低价的增程车,一万块钱利润都不到的水平!

若是高瓴扛不住其他汽车降价带来的压力,那是真的危险了。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