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这么说,小鸢是舅舅心肝上的一块肉,朕怎么舍得,”陛下赶快否定这种嫁去外邦的话,倏然灵光一闪,“历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中,总有几个相貌出众的。”
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能进殿试的,学问自然不俗,朕再细细给小鸢探查他们的人品作风,只是……取士不问出身,万一有微寒的,该如何呢?”
“儿臣不怕未来夫君鸢贫,只怕他不上进,至于钱财这种身外之物,儿臣就舔着脸,求舅舅看在我可怜的份上,多多赏赐一些啦。”
易鸣鸢说完低头看奏折,一副女儿家的羞怯姿态,好像陛下再多说一句,脸皮就要薄到滴出血了。
“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事情,舅舅所愿,唯小鸢过得舒心合意,想要多少抬嫁妆都使得。”距殿试没几天了,陛下骤然生出几分真切的嫁女儿的离别之意。
他并不太会养娇嫩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皇后的三公主刚出生没有多久,就出了易鸣鸢家的事,蛮夷的仗也没打完,陛下每日焦头烂额,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皇帝,好弟弟,好舅舅。
甚至一度想退位让贤,去找几个早就去往封地的哥哥,他资质不济,没有在高处御寒的能力。
是有一个晚上,他照例去侧殿看望安顿在那里的易鸣鸢,这个他从一点点大亲手养起来的孩子,第一句话说的不是爹爹娘亲,而是对着自己伸出双臂,糯糯地喊了一声“舅舅。”
那个瞬间他就在想,自己作为一个长辈,难道还做不了小鸢的依靠了?
于是就这样一点点地撑了下去。
“朕还记得,在小鸢孩提时,朕想要给你喂粥水,却失手把碗都扣在了小鸢的头上。”想说些追忆往昔的温情话,陛下张口却是发生的一些笑料。
“舅舅可别再提了,被三皇姐知道又要取笑我,”二人谈笑半晌,易鸣鸢见事垂成,心里松快了许多,“儿臣还是给舅舅念奏折吧。”
易鸣鸢拿起手中绿色暗纹的册子,先低头看了一遍,省去半篇碎语闲谈,拣其中重要的读出,声音柔和轻缓,令陛下十分舒心。
几份奏折过后,易鸣鸢拿到手一份蓝色的,撇过上面的名字,凝瞩不转,几息之后才开口。
“荆州刺史冀蕴和,谨奏,为荆州栖城内侃江水位上涨一事。今将原发事由,照行事理,备木材,土石堆坝,九日砌墙,已得控制,谨具奏闻[2]。”易鸣鸢念道。
第36章
易鸣鸢咬着嘴唇,她无法回应程枭的话,甚至无法缓慢思考。
因为一旦开口,她的心虚就会暴露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