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后与仓颉同时起身行礼:“臣等遵从陛下旨意。”
仓颉又道:
“当年蚩尤之乱,源头不在于巫,而在于百族挑唆、西方蛊惑,推翻上古天庭时巫族乃是主力。
“昔日我人族得天下共主之位,全因巫族死伤大半、几乎绝户,这才为蚩尤之乱埋下了伏笔。
“巫族被流放北洲已有七八万年,其罪责理应可免,若人族之天庭能包容巫族,少起战戈,不失为一段佳话。
“料想,只要祖巫玄冥低头认错、开设祭坛祭奠我人族英灵,当年战死之英魂,也愿见人巫二族再次和好。”
轩辕黄帝沉吟几声,看向了李平安,对李平安轻轻眨眼。
‘该你下令了。’
李平安登时会意:“既如此,那就先礼后兵,各位谁愿做这使者,去与巫族交涉一番?”
船舱内安静了一阵。
随后三道身影同时站了起来。
先师仓颉、铸云宗掌门李大志,以及……太乙真人。
第246章 强势登门但叔侄互坑
一朵白云载着李平安、太乙真人、仓颉先师,朝斜下方的巫地赶去。
李大志负手站在云舟船舱外,满脸的不忿。
凭啥不让他做使者过去谈判啊?
他都起身报名了,而且论口才、说才干、考虑下他的大气运加持,他不就是妥妥的‘最佳使者人选’吗?
都说上阵父子兵、上阵父子兵,最后还不是老子被替换下来,儿子戴上面具装作是他自己的手下……
一旁传来了龟灵灵清脆的嗓音:“清清,他们刚才在聊什么呀?说了好多,但感觉跟斗法都没什么关系。”
清素负手轻吟:“我也不太懂这些。”
李大志突然想起了点什么,在袖中取出了一只玉简。
所谓玉简,就是狭长玉片捆成的书卷;
这只玉简可不简单,每一枚玉片都打磨的极为温润,其内刻画了繁复的禁制,每个都是记事玉符,所有玉简连起来,就是一本书册。
李大志打量了清素几眼,又有点心虚地瞧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