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推测没什么证据,包括常浩南上辈子其实也不知道张漫后来具体去了哪,又做了什么。
只不过合理性还是有的。
毕竟人家走的是纯自费出国,就算不回来,别人也不出什么。
这年头,多少公费学生留学生毕业之后都赖在国外呢……
尽管国家往外送人时抱着的想法本来就是十个里面能回来一个也赚了,但预期归预期,这并不能成为某些人直接黑在外面的理由。
至于宿舍里面的这老几位,虽然没有继续深造的,但好在也都找到了还得过去的工作单位。
比如刘然就服从分配,去了一家家乡的发电厂——
至于为啥学飞机设计的人会被分去发电厂……
别问,问就是时代特色。
本科生的工作分配最多只能保证大面上不跑偏,比如不会让学数学的人去当文字编辑,剩下的那就全看命,还有关系硬不硬了。
不过刘然自己倒是觉得挺好,他家里条件一般,离家近的话支出还能少点。
而宿舍里的老大哥梁昊则直接跳出来,去了一家刚刚改制,转行搞风电的企业。
另外几人也基本都去了私企还有外企。
没办法,本科生本来也不可能进入什么核心岗位,而对于普通员工来,收入差距实在太大了。
更何况现在已经快97年5月份,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已经感受到大下岗带来的寒冬了。
一番交谈之后,常浩南顺势问出了刚才就有的疑惑
“话我看今好多人都在往那边走,这是要去……”
“你不知道?”
梁昊露出有些惊讶的表情:
“今早上刚接到的通知,晚上要进行一个什么毕业生教育大会,要求全校毕业班学生必须全体参加,就连在校外的老吴都要回来呢。”
“你这……没想到当了院士的学生还有这种好处,可以不用参加这种无聊的东西。”
之前跟常浩南关系不算太近的刘然也开了个玩笑。
“这个……我确实没收到通知,可能是杜院士帮我给推了吧。”
前者有些尴尬地摸了摸下巴。
根据他认知中学校的德行,这个教育大会绝对跟五四奖章的事情脱不了干系。
昨晚上的典礼没有现场直播,但录像剪辑肯定是有的。
一功夫,也差不多够传播开来了……
大学生嘛,寝室里没有电视,也不可能成看报纸,所以这几个人还不知道常浩南获奖的事情也正常。
当然,应该马上就要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