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28章 给年轻同志压担子

第228章 给年轻同志压担子

关于刚刚那道“送命题”,常浩南最终给出的回答是自己还没想好。

不光是托辞,也确实是没想好。

前世的津门有一条空中客车的飞机总装线不假,但远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这样的规模,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航空工业也确实正在筹备一个新的大飞机总装基地,不过那是为了服务华夏自己的型号c919,因此候选名单中自然全都是航空产业已经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富阎、新郑、盛京、蓉城这些,跟他之前定下的的原则相悖。

但是除了这些经常出差的城市之外,常浩南在重生之前又确实没去过太多其它地方。

而毫不夸张地,产业园的成功与否,甚至能直接影响到后续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发展速度——

上级领导也是人,也是需要信心的。

如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连一个主要业务是提供配套服务的航空产业基地都搞不起来,那么当面对后续国产飞机更大的投资需求和更慢的成果转化速度时,心里难免是要打鼓的。

因此即便不考虑任何非技术方面的因素,这也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

更何况,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是常浩南从一开始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如果考虑一些私心的话,他倒是希望能把这个产业园放在非沿海地区。

毕竟从前世的发展情况而言,沿海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省份确实比较发达,就算多一个航空产业集群,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可对于一些内陆地区来,就属于雪中送炭了。

不过事情也并没有这么简单,贵飞和陕飞不算成功的经验已经表明,把高端产业安排在偏远地区只会降低吸引力,非但起不到拉动当地经济的作用,反而还会把产业本身给搭进去。

其中的取舍,对于一个上辈子只干到过项目负责饶普通工程师来,不可能在电光火石之间确定下来。

大部分长期处于技术岗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者也可以是缺点,就是善谋而不善断。

常浩南也是如此。

技术往往存在一个最优解或者至少较优解,实际上极少真正需要所谓“决断力”。

在明确的一好一坏中选择,根本不需要决断。

但要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系统在这种方面,毕竟是帮不上忙的。

只能靠他自己来克服。

……

而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坐在另一边的丁高恒和宋建都表现出了一副“不出我所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