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旨意一经颁发,无可避免的受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永安帝早朝的时候,就有朝臣对此事提出反对的意见。
其中,反对方以工部尚书为代表。
“皇上三思啊,以微臣之意,贝雕不过是小手艺,如何担得起国艺之名,又如何能在国子监中设立学科?”
“是啊皇上,洛大人说得对,若在国子监中设立贝雕,那先前的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的排序都将被打乱,这无疑造成了国子监中老师教学的混乱。”
“臣复议,士农工商,商排于最末尾,贝雕不过是村头小儿用来赚钱的摆件,当不得国艺之名,更不能在国子监中设科。”
......
类似于这样的反对之声比比皆是。
“洛大人,你也说了是以你之见,所以这不代表朝中众臣都认为贝雕不堪为国艺,皇上,老臣认为,贝雕之艺贵在新颖精巧,且原材料不贵,能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当为国艺。”这支持的一方,便是以傅丞相为代表。
“臣复议,贝雕虽起于微末,但所需材料皆为常见之物,我沧溟国沿海地区比比皆是,若将贝雕之艺发扬光大,必定能带动沧溟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经济富裕,生活能大大得到改善。”说话之人是户部尚书刘大人。
“刘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航海便利,待沧溟海战大捷,港口互通,海上交流方便,贝雕便可出口到边陲小国,长此以往,沧溟国经济发展必定远超他国。”
......
反对的声音渐渐变小,毕竟反对方的说辞不过只是考虑到小范围的不利,支持方却是道出了大范围的便利,谁胜谁负,立见分晓。
支持方大获全胜,永安帝便将在国子监中开课之事交予国子监祭酒。
贝雕课老师由付汀来担任,又将刻刀的图样及尺寸分发了下去,相信不日,一切准备皆能就绪。
等设课的期间,永安帝下令于沧溟国沿海村庄收取贝壳及鱼鳔,由太医院专门将收来的鱼鳔制成鱼鳔胶,以供国子监贝雕课使用。
在此期间,付汀一直在写教案,先前教学的学生少,付汀算是游刃有余,如今人多了起来,付汀难免有些紧张,准备充分一些也能更有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